第11章 同窗(1/3)
“宣弟,怎么样,可还适应?”一位长得比林璟宣略高,脸上还有点婴儿肥的少年凑了过来。
“尚可,多谢师兄关心。
”见来人是和自己之前说过几句话的高良,林璟宣笑着回答,
“害,叫啥师兄啊,多见外,你我好歹也认识这么久了,叫我高兄吧”林璟宣看了一眼对面的人,唤了一句高兄。
高良是个热心肠的人,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妥妥的e人,刚来私塾时,林璟宣就被他搭过好几次话,每次这人都很会活络场面,所以即使是林璟宣这种和学堂学生交流不多的人,都能和他交谈几句了。
有了这个八卦小能手,在高良的热情介绍下,林璟宣初步了解了甲班的情况。
原先五个人中,高良家是镇上的,父亲是个童生,为了养家现在经营这一家书画店,看高良的衣着打扮,虽算不上大富大贵,还是小有资产的。
再说其他四位,有两位是已经成了婚的,听说今年县试都过了,倒在了府试上,如今格外用功。
一位叫做赵霖的师兄则是这里学识最好的人,家是镇子附近村里的,还未下场考试,但据夫子说明年考中童生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此人比林璟宣大一岁左右,林璟宣想着以后要是有不懂的或许可以问这位赵兄。
还有一位是镇子上的殷实人家出身,据高良说此人颇看不上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出来的孩子,林璟宣一听就断了想与他结交的想法。
但毕竟是道听途说的,具体人如何,还得自己日后在相处后慢慢体会。
再说与林璟宣同时考入甲班的张升胜,这算是林璟宣在私塾里最熟悉的人了,两人学识相当,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
他家是县城的,生意听说做的不错,但朝廷如今对商籍还是管控严格,商人出身不得靠科举不得入朝为官。
为了避免入商籍,他家把县城的店关了几家,又恰逢家中老人丧事需要守孝三年,张父就把儿子送到镇上来读书,自己在村里头守孝。
林璟宣当时就想,幸亏自己一开始就否定了经商这个想法,不然也是够麻烦的,当然钱财他还是非常喜欢的。
下午,夫子就开始教授林璟宣他们新的课业。
甲班的同学们事先都已经学完了四书,而林璟宣二人则是刚学完四书中的三本,所以夫子先是统一讲解五经,然后他们二人,就会被夫子单独叫去学习四书中的另外一本内容。
五经在科举中一般都是选取其中一本来仔细研读,所以在这里夫子都先是把内容粗略过一遍,以求应试,等到学生们考中秀才打算在举业上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择一本作为自己的本经。
所以林璟宣现在的重点还是在四书上,在甲班中,夫子明显比乙班严厉,力求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他们犯低级错误。
完成了下午的学业,林璟宣兄弟两人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次林璟砚考到了乙班的中间位置,林璟宣怕他二哥心中失落,路上都在不断寻找话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