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烟尘蔽日,血染账簿现端倪(3/3)
癞子也吓得一哆嗦,看着王小伟那越来越冷的眼神,生怕牵连到自己,连忙指着粮仓方向,结结巴巴地说:“王…王爷爷!小的…小的好像记得…粮仓…粮仓最里面…墙角…有个…有个破箱子…张大人…不,张有财他…他好像往里面塞过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小伟眼神一厉,二话不说,抄起地上那把沉重的铜锁,再次大步走向那间散发着霉味的粮仓!周大胡子红着眼,也跟了进去。
粮仓深处,光线更加昏暗。
角落里果然堆着些破烂杂物,一口蒙着厚厚灰尘、半朽的木箱子被压在最下面。
王小伟和周大胡子合力,粗暴地将上面的破烂掀开。
王小伟用铜锁的尖角,狠狠砸向箱子那同样锈蚀的挂锁!
铛!铛!
几下重击,挂锁应声而断。
王小伟掀开箱盖。
一股更浓烈的、混合着硝石硫磺特有气味的尘土气扑面而来!
箱子里,赫然堆着几卷用油纸包裹得还算完好的火绳!旁边是几个粗陶罐,封着泥巴,显然是硝石和硫磺!还有一小袋用破布包着的、沉甸甸的铅块!虽然数量不多,火绳只有五六斤,硝硫铅加起来也就三四十斤的样子,但在这弹尽粮绝的边墩,这无异于救命的宝藏!
“狗日的!真有!”周大胡子眼睛瞬间红了,咬牙切齿地骂道,“张有财!你个该千刀万剐的畜生!”
王小伟看着箱子里的东西,眼中燃烧的怒火稍稍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计算。
有了这些,他手中的“烧火棍”才能真正变成杀人的利器!
他小心地拿起一卷火绳,触手干燥坚韧,保存得还不错。
硝石洁白,硫磺呈淡黄色块状,铅块沉甸。
质量虽比不上现代,但在这个时代,已是难得的军需。
“搬出去!小心点!”王小伟沉声命令。
两人小心翼翼地将箱子里的东西搬到墩台底层相对干燥的角落。
赵六子虚弱地看着那些东西,浑浊的眼中似乎也亮起了一点微弱的光。
就在这时——
呜——呜——呜——
东南方向那低沉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清晰!更加急促!仿佛就在数里之外!同时,那沉闷的大地震动感也变得无比清晰,如同无数只巨兽正在逼近!
墩台顶部的木盖板被猛地推开,孙癞子连滚带爬地探下头来,脸上是极致的惊恐,声音都变了调:“烟!烟尘!好…好多人马!朝…朝着咱们这边过来了!看…看旗号…不…不是鞑子!是…是官军!是咱们的人!”
官军?
王小伟和周大胡子同时抬头,眼中都闪过一丝惊疑。
不是后金?是官军?这么大的阵仗,朝着这个偏僻的边墩来做什么?
王小伟眼神一凝,瞬间想到了什么。
他猛地看向地上捆着的、面如死灰的张有财,又瞥了一眼角落里那个装着账簿的破麻袋。
一股冰冷的预感,如同毒蛇般缠绕上心头。
他几步冲到木梯口,手脚并用,忍着剧痛飞快地爬上墩台顶部。
周大胡子和吓破胆的孙癞子也赶紧跟上。
风雪似乎被那支庞大队伍的气势所慑,暂时小了许多。
视野变得相对开阔。
只见东南方向,距离边墩约莫三四里地,一支庞大的队伍正踏着积雪,如同一条蜿蜒的灰色巨蟒,朝着七号墩的方向滚滚而来!
旌旗招展!尘土飞扬!
最前方是打着旗号的骑兵,约莫百骑,盔甲在灰暗的天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队列森严,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紧随其后的是大队的步兵,长矛如林,刀盾闪烁,队伍拉得很长,人数怕是不下千人!队伍中段,还有十几辆沉重的辎重大车,由骡马拖拽着,在雪地上碾出深深的车辙。
烟尘正是从这支庞大队伍脚下升腾而起,遮蔽了小半边天空。
那沉闷的震动,是上千人脚步和车轮碾过冻土的轰鸣!
一面巨大的、红底黑字的将旗,在队伍最前方猎猎招展,旗帜上,一个斗大的“柴”字,在风雪中狰狞刺眼!
柴!柴国柱!宣府副总兵!
王小伟的瞳孔骤然收缩!嘴角却缓缓咧开一个冰冷到极致的弧度。
果然来了!来得真快!
是为张有财?还是为……那本要命的账簿?
他的目光,越过汹涌而来的大军,投向更远处风雪弥漫的宣府镇方向。
那里,还盘踞着一个更大的蛀虫——总兵王承胤!
“呵…”王小伟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如同金铁摩擦般的冷笑。
他缓缓抬起手,抹去脸上冰冷的雪水,眼神锐利如鹰隼,死死锁定那面越来越近的“柴”字大旗。
兵锋所指,杀气盈野。
这小小的七号边墩,瞬间成了风暴的中心!
喜欢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