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胡椒猪肚鸡汤。(3/3)
里面有什么,闻到那飘出来的香味就改变看法了,小阳点的这家肉菜好像有点东西。
想着外卖袋能保温,他就没把里面的一盒盒肉菜拿出来,但袋口敞着也没贴实上,散散香味边等外孙。
恰好碰上老冯过来还钓鱼竿,这家伙是个嘴刁善吃的,鼻子也灵,闻到饭菜肉香味直问这是哪家饭馆的外卖,这香味不比御品阁的差,还说要在家里吃饭。
徐石仁听到好友夸赞嘴角扬起,连带着在心里夸起外孙会找饭馆点外卖。
他心知外孙知道了肯定会请老冯在家吃饭,但还是忍不住先互相怼几句,以前工作时怼惯了,现在退休后这毛病也还是在。
两人一来一回斗着嘴,都眉眼带笑,偶尔又说到拍桌子。
这会梅姨拿了四个碗装饭出来,本来还想进厨房去拿筷子,被云阳喊住。
“梅姨,这里有五份一次性筷子勺子,我们就用这个吧,质量还挺好的。
”
徐石仁看了下点头:“听小阳的吧,这些一次性餐具看着质量是挺不错的。
”
冯建国坐在餐椅上,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云阳从外卖袋里拿出来的一盒盒肉菜,打开盖子后更加霸道且带着点辣的香味扑面而来。
明明很普通带着点磨砂的打包盒,那些肉菜装在里面就是显得色香诱人。
梅姨笑着应好,跟着在饭桌前坐下。
云阳撕开一份份餐具袋,将里面的筷子拿出来掰开互相打磨几下递给三位长辈,跟着一屁股坐下说道:“行了吃吧,我惦记这口饭惦记一天了。
”
徐石仁其实早就馋这香味挺久的了,拿起筷子先夹了块辣椒炒肉吃。
肉片入嘴带着青椒还算温和的辣香,接着是酱汁勾芡带来的咸香,肉片鲜嫩紧实,越咬越能尝到青椒的辣,咬上三两口就能直接咽下。
挺入味的这肉片,他又夹了片肉片吃,就着满嘴咸香味拌上口饭,特别带劲。
冯建国等老徐动了筷子才跟着动筷子,也是第一个先尝看似最普通的辣椒炒肉。
他夹的是辣椒炒肉里的菱角青椒段,放在嘴里咬着不算很辣,浓郁的酱汁味带着肉香,还有青椒本身淡淡的清香。
光是尝这青椒,就知道这家饭馆的厨师水平很高,炒制过后的青椒仍旧带着脆嫩,不会过于软烂也不会过于生辣,咀嚼起来特别爽快。
他又夹了块青椒吃,这才夹上肉片拌饭吃。
肉片紧实嫩滑,咸香带辣,吃上一口饭连米粒也染上酱汁的咸香,一起咀嚼几下连着香味一齐咽下,整个人都舒爽开来。
最家常的辣椒炒肉都这么好吃,冯建国对接下来的肉菜更加期待。
他夹了条牛柳吃,牛柳咬起来同样嫩滑,还有点嚼劲,带着浓郁的黑椒香,是和先前青椒不同的辣。
这牛柳也是个下饭菜,冯建国拌了口饭一起嚼着咽下,接着又吃了两条牛柳吃,这才夹了翠绿的竹笋尝下。
竹笋和想象中的一样脆嫩,咬起来又很清爽,带着牛肉香和黑椒香,竹笋本身也有股特别的清香。
他再同时夹了竹笋和牛柳放嘴里一起咬,浓郁的黑椒香和竹笋的话清香融在一起,加上竹笋咬起来时的脆爽,整道菜也变得清爽起来。
冯建国吃得连连点头,这两道菜味道都超乎想象,江市什么时候新开了家水平这么不错的饭馆他居然不知道。
张嘴想夸几句,抬眼就看爷孙俩一个吃得比一个香,光顾着埋头夹菜吃了,连梅姨也是沉浸在肉菜的美味中。
冯建国干脆夹了点香辣鱿鱼须吃。
这道香辣鱿鱼须看起来就挺辣的,红辣椒点缀,鱿鱼须上也裹着红油,入嘴咬起来嫩滑带着嚼劲,很是新鲜。
尝着是比刚才的辣椒炒肉要辣上不少,冯建国张嘴哈哈气也还能接受,这鱿鱼须够新鲜够辣够带劲。
徐石仁就受不住了,他本来就不太能吃辣,方才的辣椒炒肉和竹笋黑椒牛柳那种程度的辣勉强能接受,下饭不仅香,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辣。
因着前面两道肉菜太香,哪怕知道自己可能受不住香辣鱿鱼须的辣,他还夹是了块尝尝。
刚入嘴没咬上两口就被那辣意呛到,直咳嗽起来,偏他还舍不得吐出那鱿鱼须,愣是咬上几下尝到那香辣咸香鲜嫩的味道咽下才算够本。
云阳站起身一边给外公拍背顺气,边喊梅姨去拿盒牛奶给外公解辣。
客厅里就有牛奶,梅姨赶忙去拿了盒过来,插上吸管给老爷子喝上。
徐石仁连着喝了几口牛奶,嘴里的辣意彻底消散,还在回味着方才鱿鱼须的鲜香。
可惜他是真吃不下。
冯建国见好友缓过来了摇头说道:“不能吃辣还偏要逞强,你还是吃辣椒炒肉和竹笋黑椒牛柳吧,这道香辣鱿鱼须留着我们三个人吃。
”
云阳点头:“是啊外公,你吃其它几道菜就好了。
”
梅姨默默坐在一旁看着。
徐石仁挥挥手:“行行行,留着你们吃,我吃别的。
”
他重新拿起筷子夹了点蒜蓉西兰花吃,西兰花煮得足够软烂带着蒜蓉香,根茎那里咬着又带点爽脆,汤汁勾芡着咸香可口。
这道青菜还真不赖,徐石仁又夹了几块西兰花吃。
梅姨见老爷子照常吃饭没啥事,这才放心接着吃肉菜。
她自认厨艺不错,但今天尝着这家饭馆的肉菜也觉得很好吃,每一道都发挥出食材的味道,炒制出来吃着够鲜够嫩够香。
云阳更加不必说,吃上惦记一天的肉菜,只觉得每一道都和自己午后看着美食照想象出来的味道一模一样,又好像还要更好吃些。
四人一五一十吃着,谁也顾不上说话,连夸赞的话都没说,不断伸出的筷子和不曾间断的咀嚼声说明了一切。
三肉一菜很快吃得差不多,梅姨去拿了汤勺出来放在那大汤碗的胡椒猪肚鸡汤中。
云阳见外公和冯叔碗里米饭都空了,站起来给他们各打了碗汤,又热情给梅姨打了一碗,最后终于给自己打上一碗汤。
他征询过大家的意见,冲着那奶白浓香的汤,打汤的时候也打了些猪肚和鸡,这可都是好东西。
云阳直接端起碗来喝汤,温热的汤浓郁醇香,带着微微的辛辣,猪肚和鸡肉的鲜香全部融入在其中,还有红枣枸杞的甜。
再吃猪肚,软糯爽脆半点不腥,鸡肉吸满汤汁咬起来鲜嫩多汁,同样带着淡淡的辛辣。
得亏在空调房里,喝下这一碗汤,整个人浑身冒着些许热意,还不至于出汗。
冯建国是个会吃的,喝了几口胡椒猪肚鸡汤,又吃了猪肚和鸡肉后夸道:“整顿饭菜里最好的还得是这碗汤。
”
“虽说胡椒猪肚鸡汤秋冬喝比较合适,但夏天吃也不差。
猪肚和鸡肉处理得好,熬出来也入味,而且还下了党参、黄芪和当归,一整锅都是好料。
”
他又含了口汤咽下,颇为悠闲地晃悠着脑袋品尝着。
“那你今天还是托了我的福气,要不是小阳过来看我,哪能吃上这么好的肉菜喝上这么好的汤。
”徐石仁连着喝了几口汤,感觉浑身暖暖的,不忘怼几句。
冯建国有好吃的万事足,到底是蹭了便宜,也乐意示个弱:“是是是,托了你的福。
”
云阳和梅姨坐在自己位置上享受喝汤,不掺和他们两人之间的日常互怼。
徐石仁又喝了口汤说道:“哎你哥就没福气,说好今晚你过来他也过来,结果又有项目应酬。
那些饭桌上的肉菜哪里有我们这里吃的香?”
云阳下意识替表哥说话:“外公没事,工作的事我哥也没办法嘛,等下回过来我再请他吃这家肉菜。
”
冯建国赶紧问:“小阳,你这点的是哪家饭馆啊?”
徐石仁也望向外孙。
就连梅姨,也期待地等着答案,等她休假了可以带家人去吃。
云阳笑道:“这家饭馆叫顾氏私房菜,在云江区的素里街里面,门前有颗桃花树那家就是了。
”
“这家饭馆每天根据采购的食材来定菜单,我五一假期去吃了两次,味道都很不错。
”
徐石仁听了立马瞪外孙:“你五一就去吃过了这么好吃的肉菜,居然没带我去?!”
云阳:“……”
您老还记得天天念叨的,少吃外面肉菜,自家做的最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