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御园惊鸿语(3/3)
三成以上;而海外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殖民扩张,甚至已经开始骚扰大明沿海。
最让万历震惊的是,努尔哈赤确实如朱徵妲所说,子嗣兴旺,且个个骁勇善战,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正在加快。
“难道真是皇祖显灵?”万历独自坐在乾清宫中,喃喃自语。
他想起嘉靖皇帝晚年沉迷道教,追求长生,却也因此疏忽朝政,导致严嵩专权,国势日衰。
莫非皇祖在天之灵后悔了,特意显灵警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历越想越觉得可能。
尤其是朱徵妲描述的那个“白胡子老爷爷”,与嘉靖晚年的装扮十分相似。
自此,万历对朱徵妲格外关注,偶尔会召她到乾清宫问话。
朱徵妲每次都借着“白胡子老爷爷”的名义,看似天真地说出一些惊人之语。
有时是关于养生的:“老爷爷说,人要动静结合,不能老是坐着不动,会生病的。
”这暗指万历长期怠政。
有时是关于教育的:“老爷爷说,皇子皇孙都要学实务,不能只读死书。
”这针对宗室教育问题。
甚至有一次,她说:“老爷爷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要让百姓有饭吃,不然会闹事的。
”这直接指向矿税之害。
每次听完,万历都会沉思良久。
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国家面临的问题,甚至偶尔会上朝理政,让朝臣们大吃一惊。
但朱徵妲并未放松警惕。
皇帝的关注是一时的,君心难测。
敌人的蛰伏是暂时的,他们只会更隐蔽。
夜里,她躺在郭氏身边,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默默思索。
下一步,该如何?
那道“护身符”或许能挡明枪,却防不住暗箭,更无法根除东宫潜在的巨大危险。
她需要更稳固的同盟,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力量……对于一个2岁(身体年龄)的孩子来说,何其遥远。
但知识,是她唯一的力量。
她开始更加刻意地“缠着”朱由校。
不仅分享点心玩具,更开始引导他“玩”一些新的东西。
她让宫女找来最普通的白纸和炭条(避开那些可能被做手脚的颜料),拉着朱由校一起“画画”。
她画最简单的太阳、小鸟、房子,然后用含糊的奶音告诉他:“哥哥……画……好看……”
朱由校对她本就亲近,又得了新玩具,兴致勃勃地跟着涂鸦。
朱徵妲便“无意”地,用炭条画出简单的直线、曲线,拼凑成不同的形状,甚至偷偷画过一把极其简略的、歪歪扭扭的“鲁班锁”的结构图,嘴里念叨着:“……好玩……拆开……拼上……”
朱由校的眼睛亮了。
他似乎对这种结构性的、可以拆分组合的东西有着天生的浓厚兴趣,盯着那歪扭的线条,看得目不转睛,甚至试图用自己的小木块去模仿。
朱徵妲心中暗喜。
历史上朱由校酷爱木工,技艺精湛,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她此举,一是投其所好,加深羁绊;二也是想潜移默化,引导他将过剩的精力投入相对安全的领域,或许能稍微远离些客氏的精神控制?甚至……未来能否借助他的“手艺”,做点什么?
她还开始“缠着”郭氏和识字的宫女“认字”。
不是系统学习,而是指着书上的某个简单字样,比如“安”、“保”、“药”,用天真无邪的语气问:“娘……这个……什么?”
郭氏只当她是孩子好奇,便耐心告诉她。
朱徵妲便记在心里。
她不敢表现得太聪明,但日积月累,总能认识一些关键词汇。
她尤其留意太医开的药方上的字,虽然看不懂全部,但一些常见的药名,如“茯苓”、“甘草”、“当归”,她默默记下形状,暗中与郭维城之前提到的“微不对之物”的特征进行比对(虽然信息极少),试图找到一丝线索。
日子仿佛平静了下来,在一种诡异的、紧绷的平衡中缓缓流逝。
然而,朱徵妲知道,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郭维城的暗中调查似乎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进展缓慢。
东宫外的局势愈发波谲云诡,关于皇帝身体欠安、国本之争再起的流言悄悄传播。
直到这一日,一个惊人的消息如同炸雷,劈开了东宫伪装的宁静——
太子朱常洛,感染风寒,竟一病不起,,体倦乏力。
消息传来,东宫上下顿时乱作一团。
郭氏脸色惨白,强撑着主持大局,封锁消息,急召太医。
王才人哭成了泪人,六神无主。
客氏抱着朱由校,眼神闪烁不定,脸上是掩不住的惊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神色。
朱徵妲站在混乱的人群边缘,看着太子寝宫方向进进出出、面色凝重的太医和宫人,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再次攫住了她。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