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幽域诡迹(1/3)
“古穴下遗荒,幽幽闭玄壤。
昔人岂知我,今我得其象。
”——仿古意,叹未知
火折子微弱的光芒在绝对的黑暗中摇曳不定,仅仅能照亮荀渭身周几步的范围,更远处则是浓得化不开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漆黑。
那点光晕投射在冰冷光滑的黑色石壁上,映出他自己扭曲晃动、形如鬼魅的影子,更添几分阴森诡谲。
空气凝滞而冰冷,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陈腐气息,像是封闭了千年的墓穴,却又奇异般地可以呼吸,只是每一次吸气,那混合着金属锈蚀和某种奇异尘埃的味道都直冲肺叶,冰冷而刺鼻。
死寂。
除了他自己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以及心脏在胸腔内擂鼓般的狂跳,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外面风雪的呼啸、追兵的叫骂,仿佛都已被那厚重的黑色石板彻底隔绝,变成了另一个遥远世界的故事。
他背靠着冰冷刺骨的石壁,滑坐在地,剧烈地喘息了许久,才勉强平复了那几乎要蹦出喉咙的心脏,身体的颤抖也渐渐止息。
暂时…安全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茫然与隐隐的不安。
这里是什么地方?那条雕刻着诡异纹路的甬道通向何处?老葛头看似随意的指点,是巧合,还是有意引他至此?那烽燧台内的兵贼勾结,与这处隐秘的入口,又是否存在关联?
无数疑问如同缠绕的藤蔓,捆缚住他的思绪。
他重新晃了晃火折子,让光芒稍亮一些,艰难地站起身。
身体各处传来阵阵酸痛,尤其是刚才滚落坡底时撞击的部位,更是传来尖锐的痛感。
他咬了咬牙,将这些不适强行压下。
眼下,探索这片未知的、或许是唯一生机的地下空间,是唯一的选择。
他握紧那柄沾过血的短刀,将火折子稍稍前伸,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
脚下的黑色石质地面异常平整光滑,几乎感觉不到磨损的痕迹。
甬道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两侧石壁上的纹路在手火光亮的映照下显得愈发诡异莫测——那并非任何已知的文字或图案,更像是某种无法理解的几何线条与奇异符号的混合,蜿蜒扭曲,却又隐隐蕴含着某种冰冷的、非人的秩序感,看久了竟让人产生一种头晕目眩、心神恍惚的感觉。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
此刻的他,却非不得出,而是深入了一条绝非“青天大道”的诡谲路径。
甬道一路向下,坡度平缓却持续不断,仿佛正通往地心深处。
走了约莫百步,前方依旧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唯有手中的微弱光亮和脚步声在死寂中回荡,产生轻微的回音,更反衬出此地的空旷与死寂。
这种绝对的孤独与未知,足以逼疯任何一个心智不坚之人。
荀渭只能紧紧攥着刀柄,用指甲掐入掌心的痛感来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又前行了一段距离,前方的甬道似乎变得开阔了些许。
突然,他脚下一顿,火折子向前探去——
前方不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出现了三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岔路口!三条黑洞洞的入口并排出现在石壁上,如同巨兽张开的三张大口,silent地等待着择人而噬。
荀渭的心猛地一沉。
这地下,果然别有洞天,而且结构复杂远超想象。
他凑近每个洞口仔细观察。
洞口边缘同样光滑,刻着类似的纹路,几乎看不出任何区别。
地面也积着薄薄一层同样的细微尘埃,看不出任何行走留下的痕迹。
该走哪一条?
他闭上眼,努力回想前世听闻过的那些关于奇门遁甲、机关陷阱的零星传说,试图找到一丝线索,却徒劳无功。
他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一阵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空气流动,从最左侧的洞口深处传来,轻轻拂过他的面颊。
风?
荀渭猛地睁开眼,精神一振!有空气流动,就意味着那个方向很可能有出口,或者更大的空间!
不再犹豫,他深吸一口气,毅然踏入了最左侧的岔路。
这条岔路比主甬道更为狭窄,石壁上的纹路也似乎变得更加密集和复杂。
他更加小心,每一步都轻抬轻放,生怕触发了什么未知的机关。
然而,一路行来,除了死寂和黑暗,并无任何异常。
这反而让他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
又前行了不知多久,火折子的光芒开始明显变得黯淡,燃料即将耗尽。
荀渭的心提了起来,在这绝对黑暗的地方失去光源,无异于自杀。
他加快脚步,几乎是摸索着前进。
突然,前方视野豁然开朗!
火折子微弱的光晕勉强照亮了一个巨大的空间轮廓——他似乎走出了狭窄的甬道,进入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地下洞穴或者说…大厅?
光线太暗,他无法看清全貌,只能隐约感觉到空间的宏大,以及空气中那股锈蚀和尘埃的味道变得更加浓重,还混合了一种…难以形容的、类似油脂冷却后的怪异气味。
这章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