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淬刃初芒(1/3)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陷阵营的窝棚,一如既往地弥漫着汗臭、霉味和一种近乎凝固的绝望气息。
荀渭蜷缩在属于自己的那个阴暗角落,背靠着冰冷粗糙的木壁,缓缓咀嚼着分配到的、仅能果腹的粗糙食物。
身体的疲惫与伤痛在军医草草处理的药膏和短暂的休息下略有缓解,但精神上的弦却绷得更紧。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他回到这棚屋起,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如同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时刻逡巡在他身上。
有侯五那伙人毫不掩饰的怨毒与挑衅,有其他士卒麻木中带着的一丝好奇与忌惮,更有一些更深沉、更难以捉摸的审视。
王逵回来了,并且抢先一步编织了谎言。
这意味着,在这陷阵营里,明枪暗箭随时可能从任何一个角落射来。
那场鹰嘴涧的“意外”未能除掉他,下一次的阴谋只会更加周密和狠毒。
他必须更快地变得强大,不仅仅是活下去,更要拥有反击的力量。
食物的滋味如同嚼蜡,但他仍强迫自己咽下每一口。
在这里,每一分体力都至关重要。
吃完最后一点食物,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那柄救过他性命的短刀,以及…那块从地下遗迹带出的、冰冷而光滑的金属碎片。
短刀上血迹已干,刃口在棚屋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寒芒。
而那块碎片,不过指甲盖大小,呈不规则的菱形,表面布满极其细微、难以理解的纹路,触手冰凉,仿佛能吸走周围所有的热量。
它与短刀的粗糙、悍勇截然不同,透着一种非人的、冰冷的精密感。
荀渭用指尖细细摩挲着碎片的纹路,地下深处的恐怖经历再次浮现脑海。
那低沉的嗡鸣,那诡异的咝咝声,那耀眼的电光…这小小的碎片,便是从那等诡谲之地带出,它究竟是什么?
他尝试着将碎片靠近短刀的刀身,两者皆是冰冷,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冷。
一种属于凡铁杀戮后的森寒,另一种则像是…亘古死寂的虚空之寒。
忽然,一个念头闯入他的脑海。
这碎片边缘看似不规则,却异常锋利,其材质更是闻所未闻。
若是…能将此物嵌入刀身,或是设法固定在刀柄、刃口某处…
这个念头一起,便再也无法遏制。
多一分锋利,多一分诡异,或许便在关键时刻多一分生机。
这碎片来自那片禁忌之地,或许也带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力量?
他不再犹豫。
窝棚内工具匮乏,他只有这柄短刀和一些捡来的碎石。
他找到一块相对坚硬的燧石,用短刀小心翼翼地在刀柄末端、靠近护手的位置,刻画出一道浅浅的凹槽。
这过程极其缓慢且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的控制力,稍有不慎便可能损坏刀柄或伤到自己。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其中,外界的一切喧嚣似乎都暂时远去。
汗水从额角滑落,滴在尘土中。
粗糙的燧石摩擦着木质刀柄,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周围那些窥视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疑惑和不解,似乎不明白这个新来的小子在捣鼓什么。
唯有窝棚最深处,那个一直蜷缩在阴影里、仿佛与肮脏环境融为一体的瘸子,原本半阖的浑浊双眼,在荀渭拿出那块碎片并开始刻画刀柄时,微微睁开了一道缝隙。
那目光落在碎片之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复杂至极的光芒——有惊疑,有追忆,甚至有深深的忌惮,随即又迅速湮灭在浑浊之中,恢复了死水般的平静,仿佛从未关注过。
荀渭对此毫无察觉。
他全神贯注,一点点地加深、修整着那道凹槽,使其形状尽量与碎片的轮廓吻合。
这并非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最稳固的嵌合。
终于,凹槽初步成型。
他拿起那块冰冷的碎片,小心翼翼地将它嵌入槽中,严丝合缝。
碎片嵌入的瞬间,一股更加刺骨的寒意顺着手臂蔓延开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但还不够牢固。
他撕下衣角的一缕布条,蘸上一点点昨日省下的、几乎凝固的猪油(这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仔细地将碎片缠绕固定在凹槽内,用力勒紧。
油渍和布条虽然简陋,却能提供一定的缓冲和粘合力。
做完这一切,他举起短刀。
刀柄末端,那枚奇异的碎片如同一点冰冷的、沉睡的幽暗之眼,与粗糙的刀身形成了诡异的对比。
整把刀似乎都因此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令人不安的气息。
他轻轻挥动了一下,手感并无太大变化,但那碎片的存在,却像是一个无声的警示,提醒着他所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