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系统升级,武魂降临(3/3)
高谈阔论辽东战事,言语间充满对建虏的恐惧和对朝廷的失望;他听到小吏在抱怨俸禄微薄,又被上官克扣;他听到粮店老板在低声咒骂勋贵家的管事强买强卖,压低粮价……这就是他的京城,他的子民。
繁华的锦缎下,爬满了饥饿的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行过几条相对热闹的街道,朱常洛在王安的指引下,拐进了一条狭窄、破旧、污水横流的胡同。
这里是京师中下层官吏和清贫读书人聚居的区域。
最终,他们在一扇掉漆严重、门板都有些歪斜的木门前停下。
“爷,就是这里了。
杨涟杨大人的寓所。
”王安低声道,眼中带着一丝敬意和担忧。
朱常洛点点头。
眼前的景象比他想象的还要清寒。
他示意护卫在巷口等候,只带着王安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好一会儿,门内才传来一阵虚弱的咳嗽声和缓慢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打开一条缝,露出一张苍老憔悴的妇人脸庞。
她警惕地看着门外衣着光鲜的朱常洛和王安:“你们…找谁?”
王安上前一步,温和地说:“老人家,我们是杨大人的故旧,听闻大人身体不适,特来探望。
”说着,递过去一小锭银子。
老妇人犹豫了一下,看着朱常洛气度不凡,又见银子,终是打开了门:“请…请进吧。
老爷他…刚吃了药,精神头不太好。
”
小院极其狭窄,只有两间低矮的瓦房,院子里堆着些杂物,墙角种着几棵耐寒的青菜。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中药味。
杨涟半倚在一张旧木榻上,身上盖着打补丁的薄被,脸色蜡黄,眼窝深陷,额头还裹着渗出血丝的纱布,整个人憔悴得脱了形。
看到朱常洛和王安进来,他浑浊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疑惑,待看清王安的面容,再仔细看向朱常洛时,他浑身猛地一震!
“陛…陛下!”他失声惊呼,脸上瞬间血色尽褪,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惶恐与深深的愧疚!他完全不顾身体的虚弱和剧痛,猛地挣扎着就要翻滚下榻,重重地以头触地!动作之大,牵动了额头的伤口,纱布瞬间又洇开一片刺目的鲜红!
“罪臣杨涟!叩见陛下!臣…臣当日闯宫行凶,惊扰圣驾,犯下滔天大罪!罪该万死!请陛下…赐罪!”他的声音嘶哑颤抖,充满了悔恨与请罪的急切,额头死死抵在冰冷的地面上,身体因激动和虚弱而剧烈颤抖着。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慷慨激昂的死谏之臣,而是一个自知犯下大逆之罪的惶恐罪人。
朱常洛一个箭步上前,用力扶住他颤抖的双臂,阻止他磕头:“杨卿!有伤在身,切莫如此!朕…微服而来,不是问罪!”他强将杨涟按回榻上,顺势坐在榻边的矮凳上,看着杨涟额头纱布上刺目的新血痕和那惶惑不安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当夜之事…卿之忠烈,朕心甚慰。
然宫禁森严,卿之行为…确也鲁莽了些。
此事…容后再议。
卿先安心养伤!”
杨涟被皇帝按回榻上,听到“不是问罪”、“忠烈朕心甚慰”,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松弛,但眼中的惶恐和愧疚并未完全散去,只是低声道:“谢…谢陛下不罪之恩…臣…臣万死难辞其咎…”他看着皇帝红润健康的脸色,眼中终于也流露出一丝由衷的惊喜,“陛下龙体…似是大安了?此乃社稷之福!”
“托列祖列宗庇佑,朕已无碍。
”朱常洛看着眼前这位憔悴却依旧心系君父的臣子,语气温和了些。
他环顾这堪称家徒四壁的屋子,药罐苦涩的气息弥漫。
“杨卿清苦若此…朕心难安。
朕已命王安带了些药材和银两,卿务必收下,好生调养身体。
”
杨涟闻言,又要挣扎起身推辞:“陛下!万万不可!臣戴罪之身,无功不受禄…”
“这是朕的旨意!”朱常洛语气不容置疑,“卿之忠心,便是最大的功!养好身体,朕…还有倚重之处。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杨涟,“今日朕只是来看看卿。
待卿康复,朕…再与卿好好叙谈。
”
杨涟听出了皇帝的弦外之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期盼,激动地应道:“臣…臣叩谢陛下天恩!定当尽快养好身体,以待陛下垂询!”
朱常洛又温言安抚了几句,这才起身告辞。
走出那间充满药味和清贫气息的陋室,重新踏入胡同的寒风之中,朱常洛的心境却与来时截然不同。
京师的繁华疮痍,杨涟的清贫忠烈,骆养性查抄的十万两白银,“影子”在黑暗中编织的毒网,以及脑海中那幅光芒流转的山河社稷图和武魂殿中于谦的英魂……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复杂、沉重却又孕育着生机的帝国图景。
他抬头望向紫禁城的方向,那里是风暴的中心。
而他,手握武魂,身负山河,脚踏这充满苦难与希望的土地,决心已如金石般坚定。
“回宫。
”朱常洛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带着一种勘破迷雾后的决断。
新的风暴,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于谦的武魂该花落谁家?杨涟是否就是那命中注定的承继者?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