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第22章 惊雷炸堂,议政堂开堂即王炸

第22章 惊雷炸堂,议政堂开堂即王炸(1/3)

文华殿西暖阁,门窗紧闭,炭火融融,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这里,便是朱常洛新设的“内廷议政堂”。

    与皇极殿前广场的宏大肃杀截然不同,这里布置得相对简朴而务实。

    一张宽大的紫檀木长案居于中央,周围摆放着十几张带软垫的圈椅。

    长案上,笔墨纸砚齐备,还有几份整理好的奏章摘要。

    墙壁上悬挂着大幅的大明舆图和九边防务图。

     辰时初刻(早上七点),被皇帝钦点入值议政堂的重臣们,在王安的引领下,鱼贯而入。

    他们脸上或多或少带着一丝新奇、一丝凝重,更有一丝被赋予核心权力的兴奋与压力。

    朱常洛已端坐于长案主位,没有穿戴沉重的衮冕,只着一身明黄色常服,头戴乌纱翼善冠,显得干练而精神。

     “臣等叩见陛下!”众人齐声行礼。

     “诸卿平身,入座。

    ”朱常洛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依序落座。

    朱常洛目光缓缓扫过这第一批核心班底: 内阁首辅方从哲(浙党领袖,老于世故):须发皆白,面容圆润,眼神看似平和却深藏机锋,稳坐皇帝左手首位。

    他是万历朝留下的老臣,根基深厚,以平衡和稀泥着称。

     内阁大学士刘一燝(东林骨干,相对务实):须发花白,坐在方从哲下首,面容清癯,眼神沉稳中带着思索。

    他是朝堂老臣,威望颇高 吏部尚书周嘉谟(中立偏东林):老成持重,掌管天下官员铨选,坐在皇帝右手第一位。

     户部尚书李汝华(浙党背景,但更重实务):愁眉苦脸,仿佛国库永远填不满的窟窿就压在他肩上,坐在周嘉谟下首。

     兵部尚书黄嘉善(中立,能力平庸):神色紧张,辽东烽火让他如坐针毡。

     新任礼部右侍郎、总督京营戎政、总理农事火器历法徐光启(皇帝特简):坐在靠后的位置,但腰背挺直,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使命感。

    他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皇帝的改革意志。

     新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骆养性(皇帝亲信):坐在最末,飞鱼服笔挺,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代表着皇帝的耳目与刀锋。

     英国公张维贤(勋贵代表,提督京营戎政):老当益壮,坐在骆养性上首,代表着勋贵集团在军中的势力和皇帝对其的制衡性拉拢。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东林清流领袖):坐在刘一燝对面,一脸正气,代表着监督权。

     这九人,便是朱常洛初步搭建的决策核心。

    涵盖了内阁、六部关键(吏、户、兵)、勋贵、军权(京营、锦衣卫)、技术官僚(徐光启)、以及不可或缺的监督(都察院)。

    派系有东林、浙党、中立、勋贵、皇帝嫡系,可谓精心平衡。

     “诸卿,”朱常洛开口,声音在安静的暖阁内格外清晰,“今日,内廷议政堂首开。

    召集诸位前来,非为虚礼,旨在务实、高效、解决国事!”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 “议政堂之设,一为避皇极殿前空耗时日之弊,二为聚核心重臣之智,三为求决策施行之速!在此间,朕要的是直言不讳,要的是真知灼见,要的是解决问题!摒弃那些引经据典的虚文,丢掉那些党同伐异的私心!凡入此堂者,皆以国事为重!若有人在此空谈误事,或挟带私货,干扰议政…”朱常洛的目光冷冷扫过众人,“莫怪朕不讲情面!轻则逐出议政堂,重则…削职问罪!骆养性!” “臣在!”骆养性立刻起身。

     “议政堂内,凡有喧哗失仪、攻讦同僚、泄露机密者,记档在案!三次警告无效者,由你‘请’出去!” “臣遵旨!”骆养声声音铿锵,目光如电般扫视众人,带来无形的压力。

     众人心中一凛。

    皇帝的开场白,简洁、冷酷,充满了效率至上的意味和毫不掩饰的警告。

    这议政堂,绝非和风细雨的清谈之所,而是充满了无形刀锋的决策场! “好了。

    ”朱常洛语气稍缓,“今日首议,朕只提一事。

    议透、议妥,便是首功!”他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卷宗,轻轻放在长案中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朕要议的,是这个人——张居正!”朱常洛一字一顿,石破天惊! “张居正”三个字,如同九天惊雷,瞬间在安静的暖阁内炸响!在座的所有人,无论派系立场,无不脸色剧变!方从哲瞳孔微缩,刘一燝、张问达等东林系脸色煞白,周嘉谟、李汝华倒吸冷气,连老成持重的英国公张维贤都惊得捋断了根胡须!徐光启眼中则爆发出复杂的光芒,有敬佩,也有深思。

    骆养性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深处也掠过一丝波澜。

     张居正!这个名字在大明朝堂,就是一个禁忌!一个被万历皇帝亲自清算、抄家、几乎挫骨扬灰的“权奸”!一个被无数清流口诛笔伐、视为破坏祖制、擅权跋扈的“罪人”!皇帝竟然在议政堂首开之日,公然提出为张居正平反?!这简直是捅了马蜂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陛下!”方从哲作为首辅,不得不硬着头皮率先开口,声音都有些发颤,“张…张江陵(张居正号)之事…乃先帝钦定…其…其功过是非,早有定论…陛下骤然重提…恐…恐引朝野非议,动摇人心啊!”他不敢直接反对,只能委婉提醒“先帝钦定”和可能的动荡。

     “定论?”朱常洛冷笑一声,目光如炬,“什么定论?人亡政息,反攻倒算的定论?朕今日不是来翻旧账的!朕是要议一议,张居正当政十年,他做成了什么?他的一条鞭法,清丈田亩,考成法,于国于民,是利是弊?他的功过,究竟该如何评说?诸卿皆国之重臣,难道连这点史实都不敢面对?连这点是非都分不清?” 皇帝直接点出“一条鞭法”、“清丈田亩”、“考成法”,这是张居正改革的核心!矛头直指当下最尖锐的土地、赋税、吏治问题! 暖阁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空气仿佛凝固了。

    谁都知道这个话题的敏感和危险性。

    为张居正说话,等于否定万历皇帝,得罪无数当年清算张居正起家的既得利益者(包括在座某些人的前辈或派系);反对张居正,又显得目光短浅,否定那些显而易见的改革成效。

     “臣…臣以为,”户部尚书李汝华顶着巨大的压力,小心翼翼地开口,他掌管钱粮,对赋税弊端感受最深,“张…张太岳(张居正尊称)的一条鞭法,化繁为简,将赋役折银征收…初衷确为便民、利国,减少胥吏盘剥…然…然施行之中,弊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龙珠:对不起18号,我是被迫的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倚天屠龙,张无忌的逆袭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九两金 反贼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一品悍臣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中国古代奇闻录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恋爱脑与不高兴[GB] 万人迷穿进向哨乙女世界后 大汉芳华 扬帆1980 逃生三国 异世囤货萌宠日常 比蒙修仙 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江湖逆主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 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 雪中悍刀行:天命系统 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 洛神仙界篇 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 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 异世谋主:乱世定鼎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从少爷到皇帝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神州明夷录 乡野奇途 三国之青龙镇世 未知天命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