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焦虑寄生与数据脓疮(2/3)
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儿童发展心理学,这种无休止的攀比会扼杀……”
“错误!低效!”一个冰冷、急促,如同AI语音合成却又带着强烈焦躁感的声音直接打断了他,这声音并非来自光晕,而是从四周的数据墙壁中同时响起。
“竞争是进化的动力!排名是清晰的坐标!没有比较,如何知优劣?没有压力,何来钻石?你的孩子,现在排名多少?”
更强的焦虑波段如同实质的潮水般涌来。
林舟眼前瞬间闪过无数碎片化的幻象:他自己小时候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场景;苏晓小时候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躲起来哭的画面;甚至还有一些完全不属于他记忆的、陌生的父母对着孩子咆哮“为什么不能再努力一点”的扭曲面孔。
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一种莫名的、想要证明点什么(尽管不知要证明什么)的冲动在血管里蠢蠢欲动。
帽檐的LED灯瞬间变成了刺眼的红色。
“警告!交互者情绪共振指数超标!疑似触发潜在童年创伤!”终端发出警报。
林舟咬牙,试图稳定心神。
他调动起对抗前几种畸变体的经验,将那种源自“杠精聚合体”的驳斥本能和“键盘幻听症”的具现化力量结合。
他那根键盘化的食指变得滚烫,他不再试图讲道理,而是猛地将教鞭(终端)插向地面流淌的数据流!
“砰!”一声闷响,数据流被短暂阻断,露出底下正常的合金地板。
林舟趁着这间隙,对着空气大吼,既是对抗畸变体,也是对抗自己内心被勾起的烦躁:“排名?!狗屁的排名!人生是他妈的多维度的!不是你这个单一数据模型能衡量的!你这套算法,才是最大的漏洞!是制造痛苦的根源!”
“质疑无效!”焦虑波段更加狂暴,数据墙壁上的画面变成了无数个哭泣、麻木或叛逆的孩子脸庞快速闪过,“成功有路径!优秀可量化!不接受反驳!请求启动‘别人家的孩子’模范生成程序,进行碾压式对比教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舟感到压力骤增,那根键盘手指的敲击声变得混乱,仿佛在承受巨大的运算负载,甚至开始微微颤抖。
寄生型畸变体的难缠之处在于,它直接攻击人心中最柔软、最不愿触碰的地方。
就在这时,观察室的门再次被不合时宜地推开了。
苏野探进半个身子,手里这次没拿零食,而是抱着一个……针线筐?他看起来睡眼惺忪,好像刚在哪个角落补完觉。
“林专员……”他小声说,像是怕吵到谁,“我好像……感觉到这里有种‘缝缝补补’的冲动?很焦虑的那种……需要我帮你把那些乱跳的数字……呃,‘绣’得整齐一点吗?或者,给它讲讲‘树懒的故事’?就是那种……做什么都慢悠悠,但很快乐的家伙……”
这完全偏离战场的思路再次发挥了奇效。
数据流明显停滞了一下,连那个冰冷的AI声音都卡壳了半秒,似乎无法解析“针线”和“数据攀比”之间的逻辑通路。
苏野那种天生的、对激烈情绪的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