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起青岚,赤子心湖(1/3)
石桌之上,那枚代表着巡天阁威严的公文玉简已化为几块黯淡无光的碎片。
李慕玄与孙长青面面相觑,脸色煞白,冷汗浸透重衫,仿佛那碎的不是玉简,而是青岚宗的千年基业。
恐惧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们的心脏。
巡天阁之威,绝非青岚宗这等边陲小派所能抗衡。
公文被毁,对方岂会善罢甘休?一旦降罪,便是灭顶之灾!
然而,当他们看向始作俑者时,那满腔的惊恐却又奇异地被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所冲淡。
启安静地坐在石凳上,微微低着头,目光落在自己那根惹祸的手指上,完美的侧脸在天光下勾勒出略显寂寥的线条。
他周身的气息依旧深不可测,但那双总是带着茫然或好奇的眼眸里,此刻却清晰地蒙上了一层极淡的……困惑与……低落?
他似乎在为什么事情而感到……困扰?
是因为弄坏了玉简?还是因为发现自己的举动非但没能让李慕玄二人“高兴”起来,反而让他们更加“害怕”?
李慕玄与孙长青都是活了数百年的老狐狸,察言观色早已成本能。
他们清晰地感觉到,这位前辈此刻的情绪波动,并非作伪,那是一种极其纯粹的、近乎孩童般的……无措。
他……是真的不明白。
不明白“巡天阁”意味着什么,不明白“毁坏公文”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的行为,仅仅源于最直接的感知——玉简让身边人不安,那就除掉玉简——简单,粗暴,却毫无恶意。
甚至,可能还带着一丝笨拙的……“好意”?
这个念头让李慕玄二人心脏猛地一跳。
孙长青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小心翼翼地开口,语气不再是单纯的敬畏,更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安抚:“前辈,您……不必介怀。
此事……此事或许尚有转圜余地。
”他这话一半是安慰启,一半也是自我安慰。
启抬起头,看向孙长青,那双纯净的眼眸中清晰地倒映出对方的强作镇定。
他似乎能感觉到对方话语里的安慰意图,虽然不明白“转圜余地”是什么意思。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伸手指了指桌上的碎片,又指了指李慕玄和自己,生涩地问道:“……信……坏了……‘大人物’……会来?”
他在尝试理解并确认那个“因果关系”。
李慕玄连忙点头,苦笑道:“是……可能会来。
那位‘大人物’……很厉害,手下有很多强者。
”
启的眉头微微蹙起。
他听懂了“很厉害”、“很多强者”。
这让他想起了之前那几个冰冷的、试图窥探他的“波动”。
所以,那个“大人物”,和那些“不好闻的灰尘”是一起的?
会让李慕玄他们害怕?
他不再说话,只是再次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那双倒映万物的眼眸深处,似乎有什么极其细微的东西,正在悄然沉淀。
一种模糊的、基于最原始逻辑的认知开始成型:那个“大人物”和他的手下,是“不好的”。
他们会带来“害怕”和“麻烦”。
而李慕玄、孙长青、张禾,还有这些会给他点心、热水、草蚱蜢的“东西”,是“还可以的”。
虽然这种“好”与“不好”的界定还十分粗糙模糊,但这却是启诞生以来,第一次对外界事物产生了基于互动和情绪反馈的、极其初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