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微服访市井听音(1/3)
翌日清晨,京城从夜的沉寂中苏醒过来。
薄雾如纱,尚未被朝阳彻底驱散,空气中带着几分清冽的寒意。
李致贤并未如往常般径直前往中枢令衙门那肃穆的官廨,而是换上了一身半新不旧的靛蓝细布直裰,头上戴了顶寻常的方巾,打扮得如同一个家道尚可的普通文人或小商人,只带了两个同样换了便服、精干机警的随从,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京城清晨逐渐涌动的人流之中。
昨夜茗香阁的勘查,钱福那明显心虚的辩解,以及茂儿爷那张狷狂的留书,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层层疑虑。
官面上的卷宗、苦主的陈述,往往只能呈现事件的一个侧面,甚至可能是精心粉饰过的假象。
若要真正触摸到这桩奇案的脉络,感知那“茂儿爷”在京畿百姓心中究竟是何等样的存在,他必须沉下去,沉到这帝都的市井深处,去听那些未经修饰的街谈巷议,去品那些藏于茶肆酒坊间的世情民意。
“神妖之辨,在乎人心。
”黄惜才的声音又一次在他心底响起。
或许,答案本就藏在那些寻常百姓的咂嘴闲聊、唏嘘感慨之中。
他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信步而行,看似随意,实则耳听八方,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周遭。
清晨的京城,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喧嚣。
赶早市的菜贩吆喝着,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急匆匆赶路的行人,蹲在街边吃着热腾腾早点的力工…这一切,与他坐在肃静衙门中批阅卷宗时所感知的那个京城,截然不同。
他循着食物的香气和嘈杂的人声,拐进了一条热闹的早市街巷。
街边支着不少早点摊子,卖着馄饨、面条、烧饼、豆汁儿,热气腾腾,烟火气十足。
李致贤在一个客人不少的摊子前找了张空桌坐下,要了一碗馄饨,两个烧饼,看似随意地用着早餐,实则全神贯注地听着四周的议论。
果然,没吃几口,邻桌几个穿着短褂、像是刚干完早活儿的汉子的话题,便飘入了他的耳中。
“…听说了吗?昨晚上,南城那家阔气的茗香阁,让茂儿爷给光顾了!”一个黑脸汉子压低了声音,却掩不住话里的兴奋。
“嚯!真的假的?那钱掌柜可不是善茬儿,茂儿爷这回可是捅了马蜂窝了!”另一个瘦些的汉子接口道,咬了一大口烧饼。
“千真万确!我表弟在兵马司当差,天没亮就跑去守现场了!说是钱胖子丢了几百两银子,脸都吓白了!”
“几百两?对钱胖子来说,九牛一毛吧?茂儿爷就拿了这点?”第三人似乎觉得不过瘾。
黑脸汉子嗤笑一声:“你懂什么!茂儿爷是那缺银子的人?我听说,人家根本没把那几百两放在眼里,拿的是更紧要的东西!”
“啥紧要东西?”
“好像是…什么契约?钱胖子盘剥茶农的凭据!”黑脸汉子声音更低了,却带着一股揭秘的快意,“茂儿爷还留了话,让钱胖子三天内把亏心钱吐出来还给茶农,不然还要去找他!”
“好!干得漂亮!”那瘦汉子一拍大腿,险些打翻桌上的粥碗,“钱福那老小子,表面捐钱修路装善人,背地里对西山那些茶农可黑着呢!压价压得厉害,年年都有茶农被他逼得活不下去!茂儿爷这是替天行道!”
“小声点!”第三人比较谨慎,四下张望了一下,“让钱胖子的人听去,没你好果子吃。
”
“怕什么?茂儿爷都敢找他麻烦,咱们说两句怎么了?”瘦汉子不以为然,但声音还是下意识地低了些,“要我说,这茂儿爷,真是条好汉!专治这些为富不仁的狗大户!”
“可不是嘛!上次东城那个放印子钱逼死人的姓孙的,不也是让茂儿爷把账本偷了,散给了苦主?官府办不了的事,人家茂儿爷办了!”
“唉,话是这么说…可这终究是犯王法的事啊…”谨慎的那位叹口气。
“王法?王法要是有用,钱胖子能横行到现在?”瘦汉子愤愤不平,“要我说,有些官老爷,怕是收了钱胖子的好处,睁只眼闭只眼!还不如茂儿爷这样的好汉来得痛快!”
李致贤默默地吃着馄饨,热汤下肚,却感觉心头有些发沉。
百姓的议论,几乎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