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堂争锋(1/3)
翌日大朝,章台宫正殿。
文武百官依爵秩分列,玄衣绛裳,肃穆无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寻常朝会的紧绷感,仿佛暴风雨前的低气压。
魏缭身着右更爵服,立于武将班列靠前的位置,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或明或暗的审视目光。
尤其是文官队列前列,那位身着丞相冠服、面容清癯、眼神深邃的李斯,虽未向他投来一瞥,但那无形的压力却如影随形。
嬴政高踞御座之上,冕旒垂面,看不清具体神色,唯有那透过珠玉缝隙投射出的目光,带着惯有的、仿佛能洞穿一切的威严。
朝议伊始,先是例行政务禀报,随后便迅速切入主题——魏地善后与对楚方略。
廷尉姚贾率先出列,奏报了对魏国宗室、贵族的处置方案,大抵是迁入咸阳监视、拆散原有封地、收缴典籍兵器等常规手段,嬴政略作补充后便准奏。
接着,便是重头戏,魏地郡守及主要官吏的人选安排。
李斯手持玉笏,从容出列,声音平稳而清晰:“大王,魏地新附,人心浮动,且西接韩赵旧地,东临强楚,位置至关重要。
臣以为,郡守人选,首重忠诚与能力,需深谙秦法,行事果决,能迅速弹压地方,推行新政。
臣举荐谒者令程邈,出任泗水郡守。
程邈精通律法,曾任多地县令,政绩卓着,且对大王忠心不二,定能胜任。
”
程邈,确是李斯门下得力干将之一,以执法严酷、推行秦法不遗余力而闻名。
若他出任泗水郡守,可以预见,魏地必将迎来一场雷霆风暴般的“秦化”运动。
李斯话音刚落,立刻有几名御史和博士出列附议,盛赞程邈之才,强调魏地需用重典。
嬴政未置可否,目光扫过群臣:“诸卿,可有其他见解?”
一阵短暂的沉默。
许多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瞟向魏缭。
魏缭知道,此刻不能再沉默。
他深吸一口气,持笏出列,躬身道:“大王,臣有奏。
”
“讲。
”
“李丞相所言,郡守需忠诚能干,臣深以为然。
程邈大人之能,臣亦有所耳闻。
”魏缭先肯定了对方,随即话锋一转,“然,魏地情况特殊。
其民非蛮夷,文教源远,士林力量不容小觑。
若只以强力弹压,律法绳之,恐激起士人普遍抵触,埋下动荡隐患。
臣前日奏对所言‘刚柔并济’,‘破立结合’,并非空谈。
泗水郡守之人选,除忠诚与法治精神外,或还需具备安抚士人、化解敌意之手腕,懂得如何将‘破’与‘立’有机结合。
如此,方能真正将魏地化为秦土,而非仅仅占领一片充满怨气的疆域。
”
他没有直接否定程邈,而是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更复合型的人才标准,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