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访岩养伤(2/3)
药装进枪管,就见火星顺着引信往上窜——比平时快了一倍!
“小心!”白砚的声音刚落,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猛地扑倒在地,她整个人压在我身上,手臂像护雏似的紧紧圈着我的头。
铁炉的火光映在她脸上,我能闻到她发间的草木香,还有她急促得像要跳出来的呼吸声。
“你没事吧?”她撑起身子,手忙脚乱地摸我的额头、脸颊,眼神里满是慌乱。
我心头一动,故意眯了眯眼,声音放轻:“有点晕……”
她顿时更慌了,伸手想扶我起来,却没稳住重心,又往我身上靠了靠。
我趁机抬手揽住她的腰,鼻尖蹭到她温热的脸颊,轻声道:“白砚,我没事。
”她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我是装的,脸一下子红透了,从耳尖蔓延到脖颈,想推开我却没力气,最后只能咬着唇瞪我,眼里却没什么怒气,倒像是有团软乎乎的小火苗在晃。
我看着她泛红的唇,忍不住低头碰了碰,软得像棉花,她身子一僵,随即更紧地攥住了我的衣袖,指节都泛了白。
接下来三天,我们接着改良突火枪。
有了之前的默契,击发装置再没出过错,新的火药配比也让突火枪的射程稳定在了一百二十步,竹管因高温裂开的风险也小了很多。
我摩挲着手里的枪管,忽然想起现代手雷的构造——若是把火药装在铁壳里,再安个延时引信,说不定能对付敌军的密集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月十六那天,我找李老掌柜要了个拳头大的小铁罐,开始试着填装火药。
白砚在旁边守着,手里攥着块湿布,总念叨:“你慢些,别又出意外。
”我笑着应了,可往铁罐里倒硝石时,手一抖,竟多放了小半勺。
刚要倒出些调整,就听“嘭”的一声闷响,铁罐炸飞了,我只觉得耳边一阵轰鸣,眼前瞬间黑了,再没了意识。
再醒时,我正被人背着走,鼻尖萦绕着白砚身上熟悉的草木香。
“你醒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脚步却没停,“再忍忍,快到西浮桥了,咱们去通天岩找燕殊。
”我想抬头看看她,却被她伸手按住后脑勺:“别乱动,你额角破了,还流着血呢。
”
王婉婉在旁边扶着我的腿,声音也有些急:“方才你晕过去,可把白砚吓坏了,她手抖着给你裹伤口,我们合计着,找燕殊准没错。
”我靠在白砚背上,能清晰感觉到她肩膀的颤抖,还有她每一步踩在土路上的稳当——怕摔着我,她走得格外慢,却没敢停。
风从江面吹过来,带着水汽,我眯着眼看出去,西浮桥是用数十艘小船连起来的,船板上铺着厚实的木板,走上去微微晃。
桥下的江水是青绿色的,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溅起的浪花落在船板上,凉丝丝的。
两岸的田地里,村民还在忙着翻土,远处的冶铁铺冒着淡淡的青烟,那是李氏铁匠铺的方向。
偶尔有挑着担子的货郎从桥上走过,见我们背着人,都主动往旁边让道,还关切地问要不要帮忙。
白砚一一谢了,脚步没敢停,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我的手背上,烫得我心里发紧。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到了通天岩——这处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的地方,果然名不虚传。
远远望去,丹霞赤壁泛着朱砂熔铸般的艳色,岩层层层叠叠如被天地巧手揉过的锦缎,晨间刚下过小雨,云雾没散,绕在山尖像给赤色崖壁笼了层薄纱。
顺着石阶往上走,先见龙虎岩,天然洞穴曲折幽深,往里走两步便觉凉意沁人,岩壁上还留着古人题刻的字迹;再往前是一线天,峭壁对峙间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抬头只能见窄窄一道天光,风从石缝里穿过来,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