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江烽初燃(2/3)
倒了案几上的砚台。
墨汁“哗啦”洒在地图上,刚好落在交汇处的“阻敌”标记旁。
她慌忙用绢帕擦拭,却故意把墨痕往上游河叉的方向带了带,嘴里还念叨着:“哎呀,都怪我毛躁,没弄脏您标的紧要地方吧?”
我盯着她的动作,掌心的“剑心”微微发烫——这是危险的预警。
等她走后,我才低声对文天祥说:“吴姑娘虽细心,但粮草账册之外的事,还是少让她接触为妙。
”
第二日清晨,赣江上游的雾还没散,刘铁就带着63名特战队员赶到了交汇处窄口。
他穿着玄色劲装,腰间挎着改良的长槊,槊后镰刀的角度已调成三十度,身后队员们每人背着突火枪和竹筒火药,步伐整齐地踩在江边的石子路上,鞋底的泥渍还带着上游河叉的湿意——他们刚去确认过藏船的地方,没露半点痕迹。
“都按计划来!”刘铁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工事图,“交汇处窄口先用破船堵,麻绳拴紧,竹篾缠三道,船身绑上石块,沉在水里刚好卡大船的船底。
上游河叉的船别管,咱们专心守窄口。
”
队员们立刻行动,十几艘破旧的小船被拖到窄口中央,麻绳像蛛网似的将它们连在一起。
有个叫阿虎的年轻队员第一次参与实战,绑麻绳时手都在抖,刘铁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别怕,咱们打的是消耗战,不跟他们硬拼。
等会儿元军来,突火枪瞄准骑兵胸口,别浪费子弹。
”阿虎点点头,握紧麻绳,动作比刚才稳了不少。
接着是挖陷马坑。
刘铁选了山脚一侧的官道,这里坡度陡,元军骑兵冲上来时视线受阻。
队员们用铁镐往下挖,坑深一米五、宽两米,里面埋上削尖的竹刺,坑口用树枝和浮土盖住,远远看去跟普通路面没两样。
“陷马坑前一百米设路障,用圆木和石头堆,高到马腿跨不过去。
”刘铁边说边搬石头,“再往坡上运滚石擂木,元军一冲就砸,先乱他们的阵脚。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晌午时分,江面上传来战船的号角声。
元璟站在最前面的大船上,穿着绣着龙纹的黄袍,手里举着一面褪色的“宋”字旗,对着岸边喊话:“城内的人听着!我乃宋室宗亲元璟,特来收复虔州!若开门投降,既往不咎;若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刘铁趴在山坡上,冷笑一声:“还宗亲?穿的都是元军的锁子甲,装什么假仁假义!”他给队员们打了个手势,所有人立刻握紧突火枪,枪口对准大船上的元军——那些元军正扶着船舷张望,没料到岸边有埋伏。
元璟见岸边没动静,挥手让战船往前冲。
最前面的大船“嘭”地撞在破船障碍上,船底被死死卡住,任凭水手怎么划桨都纹丝不动。
船上的元军慌了,纷纷举着刀枪想跳上岸,刘铁突然喊了声“打!”——十几支突火枪同时开火,“嘭嘭”的声响震得江面泛涟漪,元军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往下掉,鲜血顺着船舷流进赣江,把水面染成淡红色。
“骑兵上!”元璟在大船上怒吼,岸边的元军骑兵催马冲过来,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颤。
可刚跑到路障前,几匹马就踩进了陷马坑,“嘶鸣”着直立起来,骑兵被甩出去老远,要么被竹刺扎中,要么摔断了腿。
后面的骑兵想退,却被后面的元军推着往前,顿时乱作一团。
“滚石擂木!”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