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第2章1.锄奸扩军(2/3)
经分三批送回虔城五百多;周虎和王婉婉在永丰,摸透了天坑附近的地形,端了三个汉奸窝点,扩军到四个大队,还把沿途看守物资的队员都换成了新参军的后生,物资损耗比之前少了一半。
“赵将军那边传来信了!”白砚拿着一封皱巴巴的信跑过来,她的发梢沾着些矿灰,却难掩眼里的喜色,“每天都有三百多人从各路送回虔城,现在已经收了一万多新兵,正在校场练突火枪呢!赵将军说,新兵们肯吃苦,最快的已经能做到半柱香装三次弹了。
”我接过信,上面的字迹是赵时赏特有的刚劲:“新兵多是农家子弟,朴实能战,待你归来,便可一同驰援文丞相。
”
4月21日清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大余的宁静。
是文天祥身边的亲卫李铁,他翻身下马时,铠甲上还沾着尘土,手里攥着封信,气喘吁吁地说:“刘云哥,文丞相他们一路打到吉州城下,城坚难攻,急需特战队员支援!”我接过信,文天祥的字迹力透纸背:“吉州乃北上要道,若不能拿下,勤王之路受阻,盼速带精锐来援。
”
我心里一紧,立刻召集三个大队的队员。
白砚站在旁边,手里攥着我的矿样袋,轻声说:“你放心去,大余有我,矿场、锄奸的事我都盯着,不会出岔子。
”我点点头,把任务交代清楚:“白砚,你带着联络小队和刘虎的大队留在大余,巩固锄奸成果,西华山的矿场要盯紧,有情况立刻传信给虔城。
”又拍了拍刘虎的肩:“好好协助白砚,别让我失望。
”刘虎挺直腰,大声应下。
队员们骑着战马,往吉州方向疾驰。
马蹄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声响,我回头望了望大余的方向——那片刚被我们护下的土地,此刻正透着生机。
我知道,驰援吉州不仅是为了帮文天祥攻城,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着我——吴浚,那个历史上会叛投元军的汉奸,此刻就在文天祥身边,我必须在他反叛前,找到拿下他的机会。
第二章2.驰援吉州
油山的山路比西华山更陡,碎石子顺着坡往下滚,马蹄踩在上面打滑,发出“咯吱”的声响。
我勒住缰绳,抬头望去——几间破草房建在山坳里,门口挂着骷髅头,风一吹,骷髅头相撞,发出“呜呜”的怪响,像极了土匪的嚣张气焰。
“这伙土匪抢过不少往虔城送粮的村民,还帮元军盯过咱们的矿场探子,”大队长老周压低声音,手指着草房的后门,“他们的主力都在前院喝酒,咱们从后门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
队员们牵着马,猫着腰从山后绕过去。
草房的后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土匪的嬉笑声,还有女人的哭声。
我打了个手势,队员们立刻抽出突火枪,一脚踹开后门冲进去。
“嘭嘭”几声枪响,正在喝酒的土匪们没反应过来就倒了一片,剩下的想往门口跑,却被堵在院子里,一个个被按在地上,反绑了双手。
被抢的村民里,有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脸上还带着伤,他拉着我的衣角说:“官爷,山那边的张地主,跟这伙土匪是一伙的!他家里囤了好多粮,还藏了元军的弯刀,前几天我亲眼看见他给土匪送酒肉!”我们顺着老汉指的方向走,果然在山脚下找到张地主的宅院——青砖瓦房,院墙高得能挡住弓箭,门口还站着两个拿着刀的家丁。
“你们是谁?敢闯张府!”家丁喊着,就要拔刀。
队员小李端起突火枪,“嘭”的一声,家丁的刀掉在地上,吓得赶紧跪地求饶。
我们冲进去时,张地主正指挥着家丁往马车上搬粮,见我们来,他腿一软,瘫在地上:“官爷饶命!我再也不敢通匪了!”
宅院里搜出了十大仓粮食、二十多柄元军弯刀,还有几百个银元宝。
村民们听到消息,都围了过来,又是一片报名参军的声浪——这一次,竟召了六百多人。
我挑出三十六个精壮机灵的,补充到三个大队里,然后对大队长小李说:“你带一个大队留在油山,以这里为根据地,剿匪锄奸,多跟村民打听元军的动向。
我回来时,希望你能把队伍扩到四个大队,守住这处要道。
”又指了指旁边一个干燥的山洞:“粮食和银钱藏在这里,派两个人日夜看守,别让元军探子发现。
”小李接过我递的令牌,挺直腰大声应下:“刘云哥放心,我定不辱命!”
两天后,我们赶到了信丰铁矿。
远远就看见阿黎站在矿坑边,穿着青色劲装,手里拿着药箱,头发用一根木簪束着,见我们来,她眼睛一亮,立刻跑过来:“刘云!你们可算来了!我们在这找到的铁矿纯度极高,还按你画的图纸,试着建了个小高炉,炼出的铁比土炉韧多了!”矿坑里,矿工们正把铁矿石往上运,旁边的小高炉冒着淡蓝色的烟,几个队员拿着铁锤,正把炼出的铁块敲成小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走到高炉边,摸了摸炉壁,还带着余温。
阿黎递过来一块铁块,我用指甲刮了刮,断面细腻,没有杂质:“不错,这样的铁造出来的突火枪,连续击发二十次都不会裂。
”我让大队长老王带一个大队留在铁矿:“按油山的办法,一边锄奸扩军,一边跟着阿黎学高炉炼铁。
等炼出足够的铁,就用船沿江送到虔城军器监,让李铁匠抓紧造枪和手雷。
”阿黎笑着掏出张图纸:“这是改良后的高炉图,比现在这个大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