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明首辅:杨士奇> 第3章 东宫的橄榄枝

第3章 东宫的橄榄枝(1/3)

武英殿的那杯茶,滋味如何,杨士奇已然记不清晰了。

    只记得那白玉杯壁传来的温热,与他当时冰冷指尖形成的鲜明对比,以及退出殿门时,背后那两道如有实质、久久未散的审视目光。

     回到翰林院,一切仿佛如旧。

    王掌典籍见了他,眼神里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探究,却终究什么都没问,只挥挥手让他继续去整理稿本。

    同僚们的态度则微妙得多,敬畏有之,疏远有之,亦有几分藏在客气下的嫉妒。

    杨士奇一概以平日的温和与沉默应对,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殿前奏对从未发生。

     他依旧埋首于甲字库房的故纸堆中,只是校订的速度,似乎比往日更慢了些,落笔也更加审慎。

    他知道,自己如今已不再是那个无人问津的新科编纂,暗处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

    行差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如此过了七八日,风平浪静。

    就在他以为那日之事将如投石入水,仅余微澜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传召,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来的是东宫的一名内侍,态度恭敬却不容拒绝:“杨编纂,太子殿下偶览《礼记》,于《王制》篇有疑,闻杨编纂精于经义,特召殿下前往春坊讲读。

    ” 太子召见讲读!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翰林院。

    这已非普通的公务,而是明确的青睐,是来自帝国未来继承人的橄榄枝。

    一时间,各种目光再次聚焦于杨士奇身上,比之前次,更添复杂。

     杨士奇心中凛然。

    太子的处境,他素有耳闻。

    体胖多病,不为雄才大略的永乐帝所喜,更有虎视眈眈、军功卓着的汉王弟在一旁觊觎。

    这春坊讲读,是机遇,更是漩涡。

     他整理衣冠,随内侍穿过数道宫门,来到位于紫禁城东部的春坊。

    此处虽不及武英殿威严,却自有一股端凝之气。

    殿内陈设典雅,书卷气息浓厚,只是空气中,似乎总隐隐浮动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药味和压抑。

     太子朱高炽端坐于书案之后,他身形肥胖,行动似有些不便,面色带着久病之人的苍白,但一双眼睛却温润而明亮,透着仁厚与真诚。

    见杨士奇进来,他并未端坐受礼,反而微微前倾了身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杨先生来了,不必多礼,快请坐。

    ” 一声“先生”,让杨士奇心头微震。

    他依礼参拜后,才在内侍搬来的锦墩上侧身坐下。

     “孤近日读《王制》,见其中所言‘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又言‘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

    道理自是好的,然则如何行于今世?我大明疆域万里,南北殊俗,田地肥瘠不同,若只依古制,恐难施行。

    不知先生有何见解?”太子开门见山,问题直接切中了经义与现实的结合点。

     杨士奇收敛心神,略一沉吟,并未直接引用经书注解,而是结合他这些时日整理实录所见,从容道:“殿下所虑极是。

    《王制》所言,乃立国建制之根本大法,其精髓在于‘必参相得’四字。

    非是拘泥于古制尺寸,而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他声音平和,条理清晰:“譬如洪武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衙役凌云志 大明MC系统 大宋闲医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轮回井:渣男劫 历史奇人传 三国之青龙镇世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再续蜀汉的浪漫 一人修真传 宋骑天下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敕封一品公侯 八百铁骑,镇万界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恋爱脑与不高兴[GB] 万人迷穿进向哨乙女世界后 大汉芳华 药王谷伪父女 (师徒,1v1) 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 白衣盗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千秋一烬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穿越神雕:我拜杨过为师 综各世界组邪门cp 晚清三杰恩仇录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我在大明当销冠 从少爷到皇帝 魏砥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三国:大汉第一毒 我死后谣言四起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九两金 乡野奇途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