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热情洪流。
他的中国国籍和在美国长大的背景,更添了层神秘感。
在很多人眼里,他聪明、冷静、能打,却带着种和典型校园体育明星不同的、摸不透的内敛气质。
这种反差,对某些人成了致命吸引。
骚扰开始升级。
他开始收到更多陌生号码的短信邮件,有些是直白赞美,有些是古怪示爱,甚至有人不知从哪儿搞到了他的课表,精准堵在他每节课的教室门口。
哥!你现在太火了!妹妹李雪在电话里尖叫,我们学校好多女生都在打听你!她们都说你又帅又聪明打球还厉害!简直完美!
李特握着电话,只能干笑。
这种带来的麻烦,远不是妹妹能想象的。
母亲苏梅更多是担心,嘱咐他处理好关系,别影响训练学习,也要懂得尊重人。
父亲李建国的反应最绝。
一次家宴上,他推推眼镜,看着儿子平静地问:需要我给你建个基于逻辑回归的模型,来预测过滤这些不必要的社交干扰吗?或者,你可以考虑换个非公开的手机号,其数学复杂度要能抵挡大部分无效通讯尝试。
李特差点被水呛着:……爸,真不用。
我能处理。
他能处理吗?其实心里没底。
篮球场上的战术执行他门儿清,可面对这种密集的、情感驱动的社交攻势,他头回觉得手足无措。
他习惯用冷静和理性筑墙,但现在,这堵墙正被一种他没法用公式计算的热情持续冲击。
他开始更早钻训练馆,更晚溜出来。
他尽量躲开人流高峰去食堂,甚至琢磨着换条去图书馆的路线和时间。
冠军的余温还暖着整个校园,可照在李特身上的,除了荣光,还有无数烫得他不自在的目光。
他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学霸,那个可靠的防守者,但现在,他更是个被符号化、被过度关注的校园神话。
这份因冠军和学霸双重加成而来的轰动,成了他辉煌之后,措手不及、且不知咋应对的甜蜜负担。
喜欢篮坛的荣耀请大家收藏:()篮坛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