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昆仑山口风雪急,改装摩托破寒冰(1/3)
第三十五章:昆仑山口风雪急,改装摩托破寒冰
越野车在昆仑山口的石碑前停下时,天空正飘着细碎的雪粒。
那些雪粒不像寻常雪花那般轻柔,反倒带着冰碴的棱角,打在车玻璃上噼啪作响,像是无数细小的沙砾在撞击。
石碑是块巨大的花岗岩,表面被风雪侵蚀得坑坑洼洼,“昆仑山口”四个红漆大字早已斑驳,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石质,只有凑近了才能勉强辨认。
旁边的海拔碑更显沧桑,金属牌面锈迹斑斑,“4768米”的数字却依旧清晰——从这里往前,就是地图上标注的“无人区”,手机信号彻底消失,连常年盘旋的雄鹰都极少飞过,唯有猎猎作响的经幡在山口的寒风里挣扎。
毕邪推开车门的瞬间,一股寒风像脱缰的野马般涌了进来,裹挟着雪粒直往衣领里钻。
即使有初级抗寒术护体,那股透骨的凉意还是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抬头望去,远处的雪山连成一片白色的巨浪,峰顶隐在低垂的云层里,仿佛随时会倾轧下来。
天地间只剩下单调的白与灰,连空气都仿佛被冻成了固态,吸进肺里带着冰碴的刺痛,连风声都变了调,呜呜咽咽的,像无数冤魂在嘶吼,透着股肃杀的意味。
“这鬼地方,比黑水城的风沙还邪乎。
”王胖子裹紧了极地防寒服,帽檐上很快积了层薄雪,像戴了顶白绒帽。
他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雪沫子从靴底飞溅起来,“胖爷我鼻子都快冻掉了,再往前走,怕是要成冰雕——到时候你们可得给我雕个笑脸,好歹留个念想。
”
胡八一从背包里翻出风速仪,金属探头刚伸出去,指针就疯狂地转了起来。
“风速每秒12米,雪粒里夹着冰碴,”他盯着仪表盘,眉头拧成个疙瘩,“看这云层走势,再等会儿可能有暴风雪。
我们得尽快找到避风处,或者想办法加快速度,不能在这儿耗着。
”
丹增师傅往手心哈了口热气,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
他常年在藏北跑,对昆仑的气候了如指掌,指着山口右侧的一处山坳:“那里以前是地质队的临时站点,有几间废弃的木板房,能暂时避避风雪。
但今晚的暴风雪是‘白毛风’,可能持续到后半夜,我们不能在那儿耗着——神宫的冰湖入口只在月圆之夜打开,耽误了时间,又得等一个月,到时候仿珠的感应怕是也撑不住。
”他的狐皮帽上结了层白霜,说话时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了小冰晶。
苏晴翻开父亲的笔记,纸页在寒风里簌簌作响,她用石头压住边角,指尖划过其中一页的手绘地图:“笔记里画着昆仑山口的简易地图,说往东南方向走二十公里,有处温泉补给点,那里的地热能融化积雪,或许能找到通路。
”地图上的温泉被画成一团冒着热气的圆圈,旁边用小字标注着“水温40℃,可饮用”。
毕邪的目光落在山口的界碑上,石碑底座积着厚厚的冰壳,冰壳里冻着几片干枯的草叶,却有一簇顽强的格桑花从冰缝里钻出来,花瓣已经冻得发脆,却依旧保持着绽放的姿态,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他下意识地催动空间感知技能,淡蓝色的能量场像水波般铺开,能“看”到二十公里外确实有处稳定的热源,呈不规则的圆形,边缘温度稍低,应该就是苏晴说的温泉;但更让他在意的是,界碑周围萦绕着一股微弱却独特的能量波动——系统的签到提示,往往就藏在这种标志性的地点。
【叮!检测到昆仑山口特殊地形能量场,符合签到条件,是否立即签到?】
“签到。
”毕邪在心里默念,目光下意识地扫向越野车后斗——那里空着一块区域,边缘还留着固定绳索的挂钩,似乎早就为某种大型装备预留了位置。
【叮!签到成功!奖励:改装雪地摩托x2(配备防滑履带、强化发动机、恒温座椅,可在-40℃环境下正常行驶,续航300公里)。
】
两道淡蓝色的光在车后闪过,像两团流动的极光,光芒散去后,两辆银灰色的雪地摩托凭空出现在车斗里。
摩托的轮胎被换成了宽大的防滑履带,履带齿深且锋利,闪着金属的冷光;车身覆盖着一层银色的保温层,摸上去像磨砂材质,能有效反射寒气;车把上装着弧形的防风护手,护手内侧还嵌着加热片;油箱上印着个小小的雪狼标志,狼眼用红色漆料点缀,透着股野性的可靠。
“我操!系统这是开了百货公司啊!”王胖子的眼睛瞬间亮了,几步冲到摩托旁,伸手摸了摸履带,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打了个哆嗦,却丝毫不影响兴奋,“这玩意儿看着比越野车带劲!能跑多快?能不能在雪地里玩漂移?”
丹增师傅围着摩托转了两圈,粗糙的手指抚过发动机外壳,眼里满是惊叹:“这是……把军用摩托的发动机装上去了?还有这履带,是用飞机轮胎的橡胶改的吧?又韧又硬,在冰面上跑,绝对比牦牛还稳!”他年轻时跟着地质队进过山,知道在冰原上能有辆靠谱的交通工具,比什么都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八一检查了一下油箱和仪表盘,仪表盘是液晶的,在低温下依旧清晰明亮,显示油量充足。
“续航300公里,足够我们到温泉补给点,再往前跑一段也没问题。
”他试着拧了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