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烽火未熄时,美人琵琶诉离殇(3/3)
来到河边,却意外听见一阵断断续续的琵琶声。
循声望去,只见一棵柳树下,苏慕烟正独自一人对着江水练琴。
没有了宴会上的悲愤,此刻的琴声多了一份迷惘与孤寂。
李昭没有打扰她,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
一曲终了,苏慕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头望来,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警惕。
“道长?”她认出了李昭。
“苏姑娘琴艺超绝,李昭冒昧,在此聆听了。
”李昭走上前,坦然一礼。
苏慕烟没有说话,只是抱着琵琶的手紧了紧。
“《十面埋伏》杀气太重,有伤心神。
姑娘心中有恨,但若一味沉溺,只会反噬自身。
”李昭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量,“令尊刚正不阿,乃是国之栋梁,他的在天之灵,想必也不愿看到你如此。
”
苏慕烟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她死死咬着嘴唇,不让它掉下来。
这是她家破人亡后,第一次有人这样提起她的父亲。
两人沉默了许久,晚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
最终,是苏慕烟先开了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道长非池中之物,又为何屈居于这小小的寿州,辅佐一个庸主?”
“乱世之中,人人皆如浮萍,身不由己。
”李昭望着江面,缓缓道,“但即便是一叶浮萍,也想汇入江海,而不是被浊浪打翻。
我想做的,不过是让这世间的浮萍,能有一个安稳的去处,让如姑娘和令尊这样的人,不再蒙冤受难。
”
苏慕烟怔怔地看着他,月光下,这个男人的侧脸显得格外坚毅。
他的眼中没有权贵的贪婪,没有武夫的蛮横,而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悲悯而深邃的光。
这种“救世安民”的志向,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听起来像个笑话,却又让她沉寂已久的心,生出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她忽然觉得,或许这个人,真的能改变些什么。
临别时,苏慕烟从发间取下一枚温润的白玉簪,递给李昭:“此物乃家母遗物,是我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了。
道长今日之言,慕烟铭记在心。
愿先生如星辰,照亮这乱世。
”
李昭接过玉簪,入手微凉。
他看着眼前这个聪慧而坚韧的女子,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心中悄然成形。
杨行密送她来,或许是他最大的失策。
将来,若要对付杨行密,这颗被遗弃的棋子,或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多谢。
”李昭郑重地收好玉簪,“乱世如长夜,但天,总会亮的。
”
送别苏慕烟,李昭独自返回住处。
他站在窗前,手中摩挲着那枚玉簪,心中思绪万千。
整军、炼铁、收容流民……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寿州就像一台生锈的战争机器,正在他的手中被一点点擦拭、上油,重新焕发生机。
只要再给他一些时间,只要北方的朱温能再拖住杨行密一阵子……
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谋划与期待。
然而,就在这份难得的静谧之中,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猛地打破了夜的宁静。
一名负责城防的亲卫甚至来不及敲门,直接撞开了他的房门,脸上满是惊恐与仓皇,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颤抖不已:
“道长!不好了,城外……城外……”
喜欢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请大家收藏:()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