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夜袭焚粮道,寿州奇兵震江淮(3/3)
流民子弟加入乡兵,不仅管饭,还按时发放军饷,并由老兵亲自教授他们使用兵器。
这个消息一出,报名处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沈大娘第一个将自己健壮的儿子送了过去。
在她的带动下,城中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轮流登上城墙,帮助士兵们搬运滚石擂木,了望敌情。
一时间,整个寿州城军民一心,士气高涨。
民心所向,大势已成。
那些潜伏在城中的张崇余党,眼见李昭的声望如日中天,再也不敢有任何异动,只能像阴沟里的老鼠,继续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城外的汪建大军,在断粮和绝望中煎熬了数日,最终,等来的不是庐州的援军,而是李昭的一名使者。
使者带来了一封李昭的亲笔信。
汪建展开信,信中并未有任何嘲讽和炫耀之词。
李昭只是陈述了天下大势,分析了汪建如今的困境,最后恳切地劝他“识时务者为俊杰,善战者不言降,善降者不言战”。
信的末尾,还隐晦地暗示,淮南杨行密虽然势大,但未必是最终的赢家,若汪建有朝一日愿意另择明主,寿州的大门随时为他敞开,必以国士之礼相待。
汪建手持信纸,在帅帐中枯坐了整整一个下午。
帐外,是残兵败将的哀叹和对未来的迷茫。
他最终将信纸小心地折好,放入怀中,没有回应,却也没有再提讨伐寿州的任何一句话。
次日,汪建下令,拔营撤军。
那来时气势汹汹的大军,此刻却如丧家之犬,狼狈地向着庐州的方向退去。
寿州之围,就此瓦解。
为了表彰李昭这不世之功,也为了彻底将自己和这位“守护神”绑定在一起,赵锽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以淮南节度使的名义,正式册封李昭为“节度副使,知寿州军州事”,并当着所有将领和官吏的面,宣布今后寿州一切军政大事,皆由李昭决断。
这道命令,无异于将寿州的最高权力,名正言顺地交到了李昭手中。
一场兵不血刃的权力更迭,在众人的心照不宣中,悄然完成。
是夜,李昭独自一人站在高耸的城楼之上。
冰冷的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俯瞰着脚下这座恢复了宁静的城池,万家灯火,温暖而祥和。
远方,是连绵起伏的黑暗山峦,仿佛蛰伏的巨兽。
他的目光穿透了无尽的黑暗,望向了北方和东方,那是朱温和杨行密所在的方向。
这两个当世枭雄,正在中原的大棋盘上纵横捭阖,搅动风云。
“杨行密,朱温……”李昭的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低声自语,声音被风吹散,“你们的时代,即将迎来一个挑战者。
这乱世棋局,也该轮到我来落子了。
”
他的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野心和自信。
就在此时,天际的风向似乎微微一变,云层飘动,一颗原本黯淡的星辰,在西北方向的夜空中,陡然绽放出一抹异样的、令人心悸的血色光芒。
李昭的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的从容和自负瞬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所取代。
他死死地盯着那颗妖星,仿佛要将它看穿。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对身后一直默默侍立的亲兵沉声下令:“传令下去,立刻准备,我要上观星台。
”
喜欢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请大家收藏:()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