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酒品即人品嘛(1/3)
虽然孙祺只和张果立见过一面,但他觉得张果立很真诚,那种真心提携后辈的态度,并不像装出来的。
以孙祺三十多年的人生阅历,也看不出有什么虚假。
临走前,孙祺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他想趁现在有时间多参与剧组,不只是为了实践表演——他清楚自己现在的水平,演技的提升需要理解和积累。
他更想实地学习剧组的运作。
他有金手指,想当导演。
导演需要天赋,也需要对整部片子有完整的概念。
这个概念,孙祺已经有了,他有“最终答案”。
他需要学的是解题的过程和方法。
之后才能拍出片子,再加入自己的东西。
张果立听后颇为惊讶,甚至有些惊艳。
他见过很多年轻人,但很少遇到像孙祺这样对未来规划如此清晰的少年。
而且听起来,他有足够的才华来支撑这份野心。
当然,才华这种东西,大多数人没有。
但娱乐圈里有才华的人很多,孙祺目前展现出来的,还远远不够。
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孙祺“投资”的想法。
因为对他这个层次的人来说,投在孙祺身上的代价微不足道。
孙祺,一个普通的少年,原本对表演一窍不通,只学了一个月、上了十节艺考培训课,就能在北影艺考中让漼欣琴这样的明星老师赞不绝口——这引起了张果立的好奇。
他原本只是想结个善缘,没想到这孩子的成熟程度超出了预期。
于是,他决定加大投入。
张果立原本是普通铁路工人,他的成功经历充满传奇。
一路走来,他特别擅长抓住各种机会。
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他仍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开始关注年轻一代的发展。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儿子不太争气后,他对其他有潜力的年轻人更加留意。
就像很多大型投资公司喜欢做天使投资一样,这类投资金额小,但回报潜力大。
就算投十个有九个失败,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只要有一个成功,收益往往能翻十倍以上。
张果立正在认真考虑。
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孙祺安排进自己公司的剧组呢?因为张果立出身草根,他相信年轻人必须在外面历练才能真正成长。
而他的儿子一旦放出去就容易“疯长”,所以只能带在身边亲自管教。
张果立在想,这份人情该送给哪位老朋友。
既然孙祺不想要大角色,那安排的剧组规模就不能太小。
就像投资一样,就算下注,也不能太轻。
傍晚,张果立沉思良久,终于拿起电话打出去……
(作者留言:新人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持续阅读呀!)
“喂,张哥,我是国立。
有件事想请您帮个忙,我有个侄子今年刚通过北影的艺考……孩子还小,将来能不能成才还不知道。
是,这不就来麻烦您了嘛……不要求什么重要角色,主要是跟着剧组多学习。
这孩子对导演工作挺感兴趣的……太感谢您了!我把孩子交给您了,等您回京城,咱们哥俩好好聚聚……好,到时候见!”
清晨,孙祺正在收拾行李。
他往背包里装了几件衣服和日常用品,带上笔记本电脑,还多带了两块手机电池。
说到手机,孙祺原本打算悄悄给父母买。
但之前一直忙于艺考,实在没时间。
直到年前陪母亲买年货时,他才顺手买了。
他自己选了摩托罗拉V3,给父母则买了黑红各一部诺基亚3230,总共花了一万多元。
考虑到可能需要写歌、写剧本,他又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花了八千多。
习惯了后世智能机的孙祺对当时的品牌并没有特别偏好,只是V3在他前世堪称经典,当年买不起,现在算是弥补遗憾。
而父母一直喜欢诺基亚。
没想到母亲张晴没有反对。
或许她觉得这是儿子挣的第一笔钱,为父母买手机是孝顺的表现,很有意义,所以欣然接受。
孙祺原本还想着怎么偷偷买,看来是多虑了。
不到一个月后,孙祺再次走进京城火车站。
这次不同,上次是北上,这次是南下。
他的计划是先到杭州,再转车去东阳,剧组会派人接他。
---
说起剧组,必须感谢张大佬。
从张大佬家回来的第二天,他就给孙祺打了电话,说剧组已经安排好,让孙祺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