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酒品即人品嘛(3/3)
年龄差十来岁,但聊起来毫无代沟,又因为有《梦幻西游》这个共同爱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酒桌上,两人从游戏聊到剧组,最后聊到男人之间的话题——女演员。
《神雕》的女主角是谁?不就是刘天仙吗?
孙祺心里顿时升起一丝期待。
横店,清晨
孙祺在酒店的豪华套房醒来。
原本剧组给他安排的是普通标间,还不是单人房,等大部队到了横店肯定要和别人合住。
但昨夜与杨帆喝得尽兴,两人一见如故,几乎要在饭店的财神像前结拜兄弟。
当晚孙祺就被杨帆请到他的豪华套间同住。
男人之间的友情有时就是这样突如其来,全在酒杯之间。
套房里有两间卧室和一个客厅,身为助理制片人的杨帆在剧组待遇自然不错。
孙祺虽觉得两人同住太快,但也没多说什么。
等杨帆醒来后,两人一起吃了早餐,孙祺问道:“凡哥,张制片平时有什么喜好?”
杨帆明白了他的意思:“陈年佳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事的话,你跟我走一趟吧。
”
饭后,杨帆带他去了精品酒行,制片人对这些门道自然熟悉。
孙祺准备了名酒和好烟,当作拜见剧组前辈的小礼物。
下午张制片抵达横店,那标志性的美髯老远就能认出来。
孙祺快步上前递上礼盒:“张伯伯托我带了些小礼物,聊表心意,还望收下。
”
“贤侄不必客气,我和令尊是老朋友。
叫我张伯就行,在剧组安心学习就好。
”
孙祺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场面话,规矩还是要守。
这位张制片虽然后来评价不一,但很擅长宣传,他监制的金庸剧总能引发话题。
不过孙祺这次只是来历练的,不想争角色,所以只是连连点头应承。
当晚果然有宴席,看来礼物起了作用。
席间除了张制片,还有导演余慜、编剧刘艺、副导演赵长斌等人。
孙祺坐在末位,等众人谈完正事才起身敬酒。
无论谁举杯,他都满饮相陪。
酒过三巡后,他依次敬酒:
“张伯的提携之恩,晚辈铭记于心。
”
“余导……该叫余叔,自罚一杯。
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
孙祺喝了很多酒,但他并不觉得委屈。
在座的都是他的前辈,对他都有帮助。
这或许就是老祖宗传下的酒桌规矩,一种礼仪。
说得大一点,是“礼”;说得小一点,是人情世故。
一顿酒下来,孙祺和几位大佬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他是张果立介绍来的,小伙子条件不错,没什么过分要求,踏实肯学,只想跟着剧组学习。
酒桌上他懂得分寸,知道进退。
酒品即人品嘛。
余慜甚至挺喜欢他,还考虑要不要给他安排个配角试试。
第二天,孙祺正式进入剧组。
他挂着剧务的名头,没有固定任务,但什么活都能参与。
开拍前,他跟着统筹学安排计划;布景时,跟着道具和灯光;拍摄时,跟着摄影师;拍完后,又跟着导演转。
总之,哪里都有他的身影。
他随身带着小本子,一有空就向人请教。
剧组的人看他能和余导、杨制片说笑,也都知道他有背景,一般都愿意解答他的问题。
对剧组工作有了基本了解后,他开始尝试演一些小角色,也就是几句台词的特约演员。
无论是道士、官兵还是江湖人物,他都演过。
晚上收工后,只要大佬们有酒局,多半也会叫上他。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星期——这段时间主要演员还没到,戏也不多。
这天下午,杨帆带着余慜去看场地。
襄阳城大战的布景已经准备好,需要余慜现场确认,孙祺也跟着去了。
场景布置得非常专业,没什么问题。
临走时,孙祺看到剧组为拍大战准备的马匹,心里顿时痒了起来。
杨帆看出来了,问:“怎么,想骑马?我找人教你?”
“看不起谁呢,我教别人还差不多。
”两人关系已经很熟,平时常互相调侃。
前世孙祺刚工作时,为了转正曾主动申请去内蒙轮岗。
在那里待了两年,开车开腻了,就天天跟着当地同事骑马巡逻。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