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脑飞速运转(3/3)
“就像刚才老师让张小斐演猪,她演不了,为什么?”
“因为她的父母一直告诉她,女孩子要矜持;她接受的教育也告诉她,什么样的形象才算美;而她的生活经历让她习惯在人前维持形象。
”
“作为普通人,这都没错,但作为一个演员,这种天性其实被压抑甚至扭曲了,很多角色就无法演好。
”
听完霍老师的话,大家恍然大悟。
孙祺突然想到刘一非,觉得她的天性可能还没完全释放,或者释放得不够彻底,内心背负太多,包袱太重,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帮她彻底打开。
下课后,孙祺收回思绪,继续思考电影频道定制电影的事情。
单凭自己肯定不行,必须借助外力,依附大树才能乘凉。
找张果立吗?不太合适。
之前他已经给过一次机会,如果自己没有展现出更大的价值,张大佬不会再次出手。
就算真能找,也只能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再说。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现在掌握的信息还不够,他需要了解更多情况。
中午休息时,孙祺拨通了杨帆的电话。
他想着,《神雕侠侣》已经拍完,就等着播出了,杨帆现在应该不会太忙。
而且杨帆曾跟着张继忠参与过几部华夏电视台的电视剧,应该有些资源和人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电话接通后,孙祺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没想到还真问对人了,杨帆听完后爽快地答应帮忙,说会找关系打听,尽快给孙祺回复。
当天晚上,杨帆就回了消息:
“小祺,华夏电视台和电影频道其实是两回事,互不隶属。
我的人脉都在电视台那边,电影频道这边我帮不上忙,只能帮你打听到一些消息。
”
“凡哥,谢谢,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具体信息。
”
“嗯,先说那个姓刘的,他在电影频道挺有名,大家都知道。
他开了个皮包公司,专门接电影频道的定制项目,再拉剧组拍摄,其实就是个中间商。
不过听说他跟制作中心的刘副主任关系不错,具体情况我不多说了,总之不是好惹的。
”
电话那头,杨帆停顿了一下,又劝道:“小祺,你还年轻,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普通大学生,没背景也没门路。
听哥一句,这事忍一忍就过去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后还有机会,别太着急。
”
孙祺想了想,问道:“对了凡哥,那电影频道制作中心的正主任,你了解吗?”
“哦,正主任姓徐,年纪不大,今年年初刚调来的,没什么实权。
现在制作中心还是刘副主任说了算。
找徐主任也没用,他能坐上这个位置,据说是因为有背景。
”
见孙祺似乎没把话听进去,杨帆又补充道:“你可别做什么冲动的事,以后有机会我再帮你留意。
千万别犯傻,别做以卵击石的事。
这圈子就是这样,得慢慢来。
”
“放心吧,凡哥,我心里有数,谢谢你。
”
挂完电话,孙祺特意上网查了华夏电视台和华夏电影频道的相关资料。
这下他明白了,原来华夏电影频道并不直接隶属于华夏电视台,而是直属于华夏**,由华夏光电总局负责运营和管理,只是借用了华夏电视台的品牌和标志。
电影频道的主要任务是宣传电影、培养观众、传播影视文化。
孙祺越想越头疼,干脆拿出一张白纸,根据已知信息画了一张关系图。
第一行写上自己的情况和可用资源:“孙祺”、“北影学生”、“京城电影学院”,犹豫了一下,又加上了“张果立”。
第二行写上目标:“电影频道特殊题材定制影片”。
第三行则是对立面:“电影频道制作中心”、“刘总”、“刘副主任”、“徐主任”。
这样一列出来,思路清晰多了。
孙祺沉思良久,提笔在“北影学生”旁边标注了“学生会”,这也是他目前能调动的资源之一。
又在“电影频道特殊题材定制影片”后面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他必须尽快弄清楚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接着,他的目光落在第三行那几个名字上,大脑飞速运转。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