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会出什么事吧(3/3)
“体验派”的要求是:从自身出发,生活在角色的情境中。
强调“自我”能真正体验,也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倡的体验艺术,主张演员在读剧本、熟悉角色的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外生活,训练自己有意识地运用、无意识地反应,与角色的精神世界相通,在此基础上重新塑造角色,在角色中感受自我,用自我表达角色。
简单来说,“体验派”最讲究一个“悟”字。
悟到了,就进入角色;悟不到,就始终停留在角色之外。
孙祺正在“悟”。
他远离人群,把自己关在房间内,关闭手机,身边只有剧本和自己写的人物小传。
饭都是剧组师兄放在门口,不到饿得不行,他都不去拿。
具体怎么“悟”,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按自己的方式来。
第一天,他反复阅读剧本和人物小传,分析角色。
他了解了韦一航的一生,尝试在脑海中构建这个人物。
第二天,他感受到“韦一航”的存在,他的“韦一航”开始活了。
他经常自言自语地与“韦一航”对话,在精神世界中交流。
第三天,他开始融入“韦一航”,甚至有些像“韦一航”,但还不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韦一航”和剧本中的还有差别,性格不同,身体也不同——他是健康的,没有得过脑瘤。
第四天,他开始做减法,把性格中的开朗、热情全部去掉。
他变成了“韦一航”,相信自己就是“韦一航”,有时还会莫名头痛,下意识去摸头上的“刀口”。
第五天,韦一航走出了休息室。
剧组的拍摄安排原本就很紧凑,孙祺只请了两天假,却接连好几天都没出现。
到了第三天,薛小璐开始担心,便去找漼欣琴打听。
“小孙不会出什么事吧?”
“应该不会,我们得相信他。
”漼欣琴语气很平静。
她一直对孙祺很有信心。
其实那天她讲的内容已经超出了课程范围,对于一个入学才一个多月的大一学生来说,本应很难理解,更别说去完成。
但她从孙祺的眼神中看到了坚持和决心,她相信这个少年有某种天赋。
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直到第五天,薛小璐再次找上门。
这次她不是在问进度,而是真的担心孙祺的情况。
漼欣琴心里也开始没底了。
两人商量后决定,无论如何当天下午都要把孙祺从房间里拉出来。
没想到中午的时候,孙祺自己走出了休息室。
刺眼的阳光让他有些不适应,他眯起眼睛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收回视线,无视周围人的惊讶,独自走到片场角落坐下。
薛小璐看着他——不,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是孙祺,而是韦一航。
他歪着头,缩着肩膀,眼神空洞,下巴上长着青茬,整个人无精打采地坐在墙角,专注地抠着指甲,浑身散发着一种“不想被打扰”的气息。
这正是她心中想象的韦一航:孤僻、对生活失去热情、看不到希望的脑癌患者。
漼欣琴走近,轻声说:“他成功了。
”
“确实……你们学表演的是不是都讲究不疯魔不成活?”
看到漼欣琴一脸疑惑,薛小璐低声解释:“之前总希望他演得更好,现在真演成了,我反而担心。
这么短时间就入戏,角色又充满负面情绪,我怕他出问题。
”
漼欣琴听后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之前确实考虑得不够周全,没想到这个孩子悟性这么高,竟然直接跨过了第二阶段——这不仅仅是进入角色,而是让孙祺和韦一航彻底融为一体。
他剪去了属于孙祺但不符合韦一航的部分。
对于一个经验不足的演员来说,这个阶段非常危险。
虽然拍摄时效果惊艳,但后续影响不容忽视。
如果长期沉浸其中无法抽离,会对演员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眼下拍摄迫在眉睫,只能多加留意。
孙祺结束闭关后,剧组立刻安排补拍他的戏份。
看他状态很好,薛小璐导演直接安排他和杨密对戏——那场雨夜中,韦一航借酒向马小远表白的关键戏。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