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物殿的初体验(1/3)
东荒的清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凉。
靳谦把母亲烙的麦饼塞进包袱时,窗纸刚泛出浅白,院外的鸡刚叫头遍,土墙上的露水顺着砖缝往下淌,在地面洇出小小的湿痕。
他摸了摸怀里——用布小心裹着的融合枯荣草和铜铁矿精贴在胸口,带着体温,指尖的万象戒则像块温玉,安安静静贴着皮肤,昨晚试了半宿,戒指里已经收了两块从后山捡的普通矿石,权当练手。
“路上小心,早去早回,别往偏僻地方走。
”母亲站在门口,帮他理了理衣襟,眼神里藏着担心。
她只当儿子是去镇上换些粗粮,没敢问包袱里裹的是什么——自从那天靳谦晚归后,这孩子身上就多了点她看不懂的劲儿,眼神亮得像藏了星子,却也比以前沉得住气。
“知道了娘,我晌午前准能到。
”靳谦笑着应了声,背上包袱往村外走。
去黑石镇得走两个时辰的路,全是土道,雨天泥泞,晴天起灰。
靳谦走得熟,脚程也快,刚出村没多远,就听见身后传来“吱呀”的车轴声——是王货郎的马车。
王货郎是外乡人,每月来东荒各村跑两趟,拉些针头线脑、盐巴糖块,也收些村民采的草药、捡的野货,嘴碎,爱唠嗑,村里没人不认识他。
“谦小子!等等!”王货郎撩开车帘,露出张黝黑的脸,“你这是去黑石镇?正好,我顺路,带你一段!”
靳谦心里一喜——走路要两个时辰,坐车半个时辰就到。
他快步跑过去,扒着车辕上了车:“谢王叔!您今天怎么这么早?”
马车上堆着些布卷和陶罐,王货郎往旁边挪了挪,给靳谦腾了块地方:“这不是想着赶早去奇物殿门口占个好位置嘛——最近黑石镇热闹,听说奇物殿要办小型拍卖,不少外乡人都来凑热闹,我也去收点零碎,说不定能淘着好东西。
”
“奇物殿?”靳谦心里一动,故意装作不懂,“那是啥地方?卖奇珍异宝的?”
王货郎“嘿”了一声,从怀里摸出个旱烟袋,点上抽了一口,烟圈慢悠悠飘出来:“你这小子,在东荒待傻了?奇物殿啊!整个东荒南部就这么一家,专门收奇物、卖奇物、鉴定奇物的地方。
像我这车上,有块去年收的‘夜明珠’——其实就是块能发点微光的石头,不值钱,但要是真能摸着好东西,比如能治病的草、能护身的玉,那可就发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凑近靳谦:“不过你可记住,奇物殿那地方,鱼龙混杂。
有正经的收集者,也有黑心肠的——去年就有个小子,拿着块‘避水玉’去卖,刚出殿门就被人抢了,连命都没了。
还有些穿黑衣服的,据说专门盯着新人,你要是去那,可别露财,也别跟不认识的人瞎搭话。
”
靳谦心里“咯噔”一下——又是黑衣人。
看来这些人不光在村里打听,还盯着奇物殿呢。
他点点头,把怀里的布包又往里按了按:“我就是去镇上换点粮,不去那地方。
”
王货郎没多想,又絮絮叨叨说起奇物殿的规矩:“那殿分两层,一楼是交易区,有柜台收东西,也有架子摆着现成的奇物卖;二楼是鉴定区和拍卖区,鉴定要给‘鉴定费’,按奇物的等级算,拍卖的话,好东西多,但也贵得吓人。
对了,殿里的人都用‘贡献点’交易,也能换银子,你要是有啥稀罕玩意儿,先去二楼找刘鉴定师看看,那老头眼毒,不会坑人。
”
靳谦把“刘鉴定师”“贡献点”这两个词记在心里,马车已经过了小溪,远处隐约能看见黑石镇的轮廓——那是东荒少有的大镇子,镇口有块黑石牌坊,镇上的房子多是青砖瓦房,比村里的土坯房结实多了。
到了镇口,靳谦谢过王货郎,背着包袱往镇里走。
街上已经热闹起来,挑着担子的小贩喊着“热粥”“包子”,路边的摊位上摆着各色货物,有卖布料的,有卖农具的,还有个小摊前围了不少人,摊主手里举着块发黄的骨头,嚷嚷着“上古兽骨,能驱邪”,不少人凑着看,却没人买。
靳谦没停,按着王货郎指的方向,往镇中心走。
奇物殿很好找——那是镇上唯一一栋两层的木楼,朱红的门柱,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奇物殿”三个大字,字体遒劲,看着就有年头。
门口站着两个穿灰衣的守卫,腰间别着短刀,眼神锐利,盯着进出的人,不像别的店铺那样随意。
他深吸了口气,攥了攥怀里的布包,迈步走了进去。
刚进门,一股淡淡的香气就飘了过来——不是草木香,也不是熏香,更像是某种石头被晒透后的味道,清清爽爽的,闻着让人精神一振。
一楼的空间比他想象的大,左右两边各摆着一排柜台,柜台后坐着穿蓝布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