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南曦的到访(2/3)
间杂乱的地下室里,通过两块屏幕,完成了一次无声却石破天惊的对接。
“恩基……”顾渊几乎是无声地吐出了这两个字,声音沙哑,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近乎敬畏的震颤。
他没有去质疑变换规则是否合理,没有去寻找任何牵强的巧合解释。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神话符号背后潜在物理意义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种程度的吻合,已经远远超出了巧合或人为误差所能解释的范畴。
这是一种……“印证”。
一种来自不同维度、不同时代的证据,对同一个核心真相的交叉印证。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南曦,那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急切和探究:“完整的信号数据!你有多少?持续时间?全球同步性的证据?你之前提到的数据库关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疾风骤雨,显示出他内心受到的巨大冲击和随之而来的、无法抑制的研究热情。
南曦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感到一种巨大的释然和兴奋。
她迅速将自己带来的几个加密移动硬盘连接到平板电脑上(她做了充分准备),开始向顾渊展示更全面的数据:
·阿里天文台捕获的原始信号流,以及经过严格去噪和增强处理后的版本。
·与全球其他数个射电天文台(包括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遗址数据、澳大利亚的帕克斯望远镜部分公开数据流等)进行时间对齐和波形比对的结果,清晰地显示了信号的全球同步特性。
·她那个“跨文明神话符号数据库”的检索界面,展示了恩基符号与来自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玛雅、乃至复活节岛等地的符号或图案,在核心数学结构上的高度相似性。
·最后,她甚至调出了那个让她自己都感到不安的、信号中一段复杂噪声区与人类DNA非编码区碱基序列的统计学对应分析图。
顾渊一言不发,如同饥渴的旅人扑向甘泉,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数据的浏览和分析中。
他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飞快地滑动、放大、切换视图,时而凝神细看,时而快速在心算着什么,口中偶尔会吐出一些南曦不太熟悉的、关于信息论或非线性动力学的术语。
他的整个精神状态,从一个略带疲惫的讲述者,瞬间切换成了一个高度兴奋的、处于发现前沿的研究者。
地下室里只剩下他翻阅数据(虽然是电子数据)的细微声响和时而急促、时而深长的呼吸声。
南曦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打扰。
她知道,顾渊正在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快速地消化、验证、并整合她带来的这些惊人发现。
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当顾渊终于再次抬起头时,他的脸上混合着极度疲惫和极度亢奋的神色,眼白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亮得吓人。
“不可思议……”他喃喃自语,然后看向南曦,目光复杂,“南曦博士,你……你打开了一扇门。
一扇我们很多人猜测存在,却始终找不到钥匙的门。
”
他站起身,在堆满书籍的狭小空间里来回踱步,步伐因为激动而有些凌乱。
“全球同步的信号,排除了局部干扰。
与特定远古符号的精确对应,排除了随机模式的可能性。
跨文化的结构相似性,指向一个共同的、超越单个文明的源头。
甚至……可能与生命的基础编码存在某种深层联系……”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南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南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她感受到其中的重量,但具体的图景依旧模糊。
“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发现了一种……‘宇宙通用语’的碎片。
”顾渊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预言般的肃穆,“或者,至少是一种记录了某种极端重要的、具有普适性影响的‘宇宙事件’的标准化编码方式。
这种编码,既被烙印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表现为跨文化的神话符号),也可能被直接‘广播’在宇宙的某个背景频道中。
而你,恰好调整到了这个频段,并且找到了破解其一层‘语法’的钥匙——那个苏美尔变换规则!”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将之前讲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