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惊澜初平(3/3)
沾奏疏暗自叫好的部分官员,顿时噤若寒蝉。
紧接着,朱慈烺目光如电,扫过班列中面色发白的李沾,冷冷开口:
“李御史。
”
“臣……臣在。
”李沾硬着头皮出班。
“你昨日奏疏,言本王‘擅兴大狱’‘扰乱度支’。
”朱慈烺语气平缓,却带着无形的压力,“那么,你来告诉本王,太仓库这些账目不清、款项不明,是该查,还是不该查?若是该查,本王依制派人核查,何来‘擅兴’之说?若是不该查,难道要坐视国帑流失,等到闯贼兵临城下、我军无粮无饷,才算‘不扰朝廷’吗?!”
他声音陡然拔高,如惊雷炸响在奉天殿内:“你口口声声忠君爱国,为何对可能蠹蚀国帑之举视而不见,反倒对清查账目百般阻挠?你究竟是忠的哪个君,爱的哪个国?!莫非,你与这账目不清之事,本就有所牵连?!”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李沾心头。
他浑身剧颤,脸色由白转青,“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冷汗涔涔而下,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至于你奏疏中影射孙督师与北方有染……”朱慈烺目光更冷,“孙督师为国血战,几死沙场,其忠心天地可鉴!你一无实据,二未查证,仅凭风闻猜测便敢污蔑国之柱石、离间君臣!你这御史,做得可真是‘称职’啊!”
他不再看瘫软在地的李沾,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肃:“本王监国南京,所为者,是保住太祖太宗留下的这片江山!凡有利于此事者,即便布衣工匠,本王亦当重用;凡有害于此者,纵然勋贵重臣,本王亦绝不姑息!望诸公好自为之!”
“退朝!”
朱慈烺拂袖而去,留下满殿死寂。
李沾被两名侍卫直接拖出了大殿,其下场不言而喻。
而那位户部右侍郎,也在当日傍晚,便“称病”告假,闭门不出。
这一场风波,最终以朱慈烺的绝对胜利落幕。
他借敲打户部、拿下李沾之事,清晰传递出三个信号:一是他有核查财政、整顿吏治的决心与权力;二是他对孙传庭的支持坚定不移,不容置疑;三是任何敢挑战其权威、阻挠其大计的人,都必将付出代价。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暂时被强力压了下去。
无论是盘根错节的勋贵,还是固守旧局的清流,都不得不重新掂量这位少年太子的手段与意志。
然而,朱慈烺心中并无多少喜悦。
他清楚,这不过是暂时平息了表面的惊澜——潜藏在深处的反对势力并未根除,只是转入了更深的蛰伏。
而北方愈发急促的警讯,更不允许他有丝毫松懈。
就在朝争暂告段落的几天后,一份来自北方的、标注着最高等级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被送入了文华殿。
朱慈烺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军报上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
“探报,闯逆已于十月初,发兵东征。
前锋刘宗敏部,已破汾州,兵临太原城下。
山西告急!”
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滚滚碾来了。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日曜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