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王山下师徒缘定,草庐之中灵药惊世(2/3)
食店镀上一层暖黄,青年夫妻眼中闪烁的笑意,让杨易安不禁想起一月前那天傍晚。
那天傍晚,暮色像被揉碎的胭脂,缓缓浸染大王山的轮廓。
炊烟从青瓦缝隙里钻出来,起初还笔直向上,却被晚风一吹,便化作几缕轻纱,缠绕在村口歪脖子老槐树上。
杨易安忙完食店工地的活,回到茅草屋准备吃饭时。
门外面响起了脚步声和马蹄声。
杨易安心里正时讷闷,这山村野外,怎会有马蹄声?寻声望去,只见杜神医领着一对青年男女向他家走来。
这对青年男女正是前几天桔子摊上遇见过的青年夫妻。
女的腿上有伤,男的心急如焚乱求医。
他心中一动:看来杜神医也未能根治,难怪他们打听到自己钻研偏方的事。
“小杨呀!听说你有治疗伤口的偏方是吗?”杜神医人未到声先到。
杨易安连忙站起来,走到门外迎接。
“杜神医大驾光临寒舍,快请屋内坐。
”
男子先在茅草屋前老槐树下绑好马,再把马上的女子抱下地,跟着杜神医进了茅草屋。
男子一袭藏青劲装,腰间玉佩刻有云纹。
“杨小兄弟呀!我们夫妻叨扰你了。
”年轻男子气度不凡,抱拳行礼。
“过门都是客,碧瑶上茶。
”
“他们听说你有法子,死活求我带过来。
这是什么偏方?”杜神医满眼好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易安心中念头飞转,作为穿越者的他当然知道青霉素的全部制作过程。
面上却不露声色,伸手虚引众人落座。
粗陶茶盏里蒸腾起袅袅白雾,他盯着水面浮沉的茶叶,沉吟道:“偏方倒是有一个,只是需要些时日调配。
杜神医见多识广,不知可听过以腐桔子生菌入药的法子?”
杜神医的手指在茶盏边缘骤然收紧,浑浊的眼珠里泛起精光:“腐果生菌?莫不是那青灰色、闻之刺鼻的霉斑?莫非医理是以毒攻毒?”
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伤口感染的目的,本质是杀菌,而不是以毒攻毒。
作为穿越者的他知道这不是以毒攻毒。
杨易安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将涌到嘴边的现代术语又咽了回去。
从屋内墙角捧来一个瓦罐。
揭开湿布的刹那,酸腐之气混着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罐中腐烂的橘子堆叠着,青灰色菌丝如蛛网般蔓延,在摇曳的烛火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杨易安不慌不忙,“此液需以蜂蜜中和腐菌的寒性,再经三重火淬炼。
头火去其腐,二火凝其性,三火取其精。
”他故意用古法术语解释,余光瞥见杜神医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只是配制时需精准把控时辰与火候,稍有差池,便会功亏一篑。
”
杜神医听后仍有怀疑之处。
“这偏方之法我就交给杜神医你了。
”杨易安想做一个甩手掌柜,这专业人士专攻专业之术。
杜神医枯瘦的手指敲击着桌沿,锐利的眼神在瓦罐与杨易安之间来回打转:“小杨,老夫行医四十年,从未听过如此荒诞的方子。
”他突然抓起茶盏,将残茶泼在地上,“你说用腐果入药,若治死了人,这责任谁来担?”
男子听后,藏青劲装下的手臂肌肉紧绷,青筋突起。
面色极为难看。
杨易安察言观色,微怒却平静地说:“是你们主动来求我的,我对偏方配制之法也毫无保留。
我能肯定的是这偏方对治疗伤口有奇效。
我这不能参与偏方配制是因为我要建造食店。
”
“口讲无凭无据。
我作为一个医者,岂可以人命作为试验?”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