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别胜新婚(2/3)
袁熙拍拍甄宓的背。
“你次兄举孝廉,出任大将军掾的时候,中山甄氏就出头了。
”
甄宓用手绢拭了拭眼角。
“是啊,可惜我长兄早逝,要不然还能帮夫君说几句话……”
“万万不可。
”袁熙连忙伸手掩住了甄宓的嘴,打断了她的话。
他久不在邺城,也不知道府中的奴婢有多少袁尚的眼线。
一旦这些话传到袁尚耳中,可就麻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山甄氏是有野心的,他们并不满足于嫁给一个幽州刺史,还希望袁熙更进一步。
但袁熙不想参与兄弟之争,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做壁上观。
如果不是乌巢得失关系到官渡之战的胜负,后果过于严重,他根本不会冒这个险。
甄宓有些失望,却不好说破,伤了夫妻感情,只得闭口不言。
——
眼看时辰不早,袁熙和甄宓收拾了一下,出门赴宴。
庆功宴设在大将军府,袁尚俨然东道主,坐在中庭的堂上,与来祝贺的官员们谈笑风生。
来的人不少,大将军府、州牧府的员吏都来了,不少人还带了家属,只是气氛有些古怪,看不出太多的喜悦,反倒有些压抑。
尤其是治中审配,一直在和身边的人低声交谈,神色凝重,直到袁熙夫妻二人登堂,他才抬起头,露出一丝不太自然的笑容,与袁熙见礼。
袁熙拱手还礼,随即认出了与审配同席的人。
别驾田丰。
见袁熙看田丰,袁尚立刻起身,走到袁熙身边,轻声说道:“我已经接到父亲的命令,赦免了田丰的罪,官复原职。
刚才匆忙,未及向兄长说明。
”
袁熙笑笑。
“他是冀州别驾,何必向我这个幽州刺史解释。
”一边说,一边与田丰见礼。
田丰有些尴尬,拱手还礼,却一言不发。
袁熙与甄宓就坐,甄宓的三兄甄尧就在邻席,一坐下,就向袁熙拱手致意,满脸喜气。
很快,刘夫人带着侍女走了出来,在正中的主席上就座。
袁尚让出了主席,陪侍在一旁,尽显孝顺的同时,也让众人意识到刘夫人的独特地位。
官渡大捷,形势一片大好,袁绍已经是大将军,再进一步的话,可就是改朝换代了。
真到了那一天,刘夫人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可能也是官员们带家属的原因。
这时候不和刘夫人拉近关系,更待何时?
袁熙一看这场面,就知道这场庆功宴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刘夫人和袁尚。
袁尚要借这个机会向所有人表明,他有能力争夺储君之位。
刘夫人出自东莱世族,还有刘汉皇族血脉,根正苗红。
她的兄长是故兖州刺史刘岱和故扬州刺史刘繇,对中原和江东的影响力不小。
有她帮忙,再加上袁尚亲自掌握的冀州,足以和袁谭一争高下。
当然,这也是给袁熙看的。
你支持我更好,不支持我,也影响不了大局。
袁熙看在眼里,只得一声叹息。
袁尚还是太年轻了,冀州人也太莽,这么快就急不可耐的跳出来了。
难怪两百年来,冀州人在朝堂上一直斗不过汝颍人、南阳人。
性格使然也。
袁熙低头喝酒,尽可能不说话。
有人来敬酒,他就寒暄几句,然后一饮而尽。
没过多久,他就有了三分醉意,索性伏在案上装睡,谁来也不理。
甄宓知道他的心意,虽不赞同,却也不好说破,只得解释说,袁熙这些天往返两千里,一直没有好好休息,确实是累了,不胜酒力。
袁尚也不在意,命人送袁熙回府,自己则继续高谈阔论。
甄尧见状,主动请缨,帮着甄宓将袁熙扶下堂去。
审配看着袁熙的背影,轻声对田丰说道:“元皓,你说这袁幽州是什么意思?”
田丰一声叹息。
“还能有什么意思,明哲保身而已。
”
审配冷笑。
“这是能明哲保身的事吗?他总要选一个才行,否则将来……”
田丰连忙打断了审配。
“正南,你别忘了,他与袁显思一母同胞。
只要他不明确支持袁显思,就是少主的机会。
非要逼他,只怕会适得其反。
”
审配想了想,抚须颔首。
“元皓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倒是我心急了。
”
“你的确太急了。
”田丰毫不客气地说道:“官渡大捷,首功是袁显雍,其次是张儁义(张合)与高伯瞻(高览),然后才到青州刺史,公与(沮授)等人也有功,算下来,能封侯者大半是冀州人。
你这么愤愤不平,怕不是因为你未能名列其中吧。
”
审配有些不快,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