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土墙里的日子(1/3)
吴迪的家,是村西头那三间土墙房。
墙是黄泥掺着麦秸夯起来的,经年累月,风吹雨打,表面坑坑洼洼,像爷爷布满皱纹的脸。
地面是踩实了的泥土地,一到梅雨天或是连阴雨,潮气就一股脑儿从地底钻上来,整个屋子弥漫着一股湿漉漉的土腥味,墙角甚至会洇出深色的水痕。
“哎哟,这鬼天气,地皮子都返潮了,被子都润润的。
”奶奶一边抱怨着,一边把柜子里的衣服翻出来晾在屋里搭的竹竿上,“迪娃子,走路慢点,莫绊倒哒!”
“晓得了,奶奶!”吴迪应着,故意在有点滑腻的地上小跑了两步,惹得奶奶直瞪眼:“皮猴子!摔了你个狗啃泥莫哭!”
最怕的还是屋顶漏雨。
瓦片旧了,碎了,或是泥缝松了,雨水就瞅准机会钻进来。
先是“滴答、滴答”,声音不大,却固执地敲在屋里的盆盆罐罐上。
“啧!又漏了!老头子,你听听,堂屋又开始了!”奶奶侧耳听着,眉头皱得紧紧的,“迪娃子,快!把你洗脚那个绿盆子拿来,接堂屋那个大的‘雨点儿’!”
“哎!”吴迪脆生生应道,光着脚丫啪嗒啪嗒跑去拿盆。
“灶屋那个漏得凶,嘀嗒嘀嗒跟敲锣似的!用桶!”爷爷从灶房探出头喊道,手里还拿着烧火棍。
吴迪麻利地把绿盆放到堂屋正滴水的下方,又跑去拎了灶屋角落的小铁皮桶,咣当一声放在灶屋漏雨的地方,水珠立刻在里面敲打出更响亮的“叮咚”声。
他蹲在绿盆边,看着水滴砸在盆底,溅起小小的水花。
“奶奶,你看,像不像在放小鞭炮?”吴迪指着水花问。
“像啥像!漏雨有啥好看的?仔细水滴子溅你一脸!”奶奶嘴上说着,却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唉,这老房子,跟人一样,年纪大了就不中用了。
”
雨过天晴,阳光重新洒满泥泞的小院。
爷爷搬出那架长长的、吱呀作响的木梯子,靠在屋檐下。
他叼着旱烟袋,腰里别着斧头和一小捆新稻草。
“迪娃子,给爷爷扶稳梯子!莫晃!”爷爷吐出一口烟,吩咐道。
“爷爷,我扶得可稳了!”吴迪用两只小手紧紧抓住梯子两侧,小脸绷得紧紧的。
爷爷手脚并用地爬上屋顶,动作比平时慢了些。
吴迪仰着小脑袋喊:“爷爷,你小心点啊!别踩滑了!”
“放心!爷爷爬这屋顶比你在平地上跑还稳当!”爷爷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带着点笑意,“就是这老骨头,缝也松了,跟这屋顶瓦片一个样喽!得给它紧紧骨头缝!”说着,他用新稻草熟练地塞进破损的瓦片缝隙,再抹上湿泥巴。
阳光晒在爷爷古铜色的脊背上,汗水蜿蜒流下。
“爷爷,你背上出汗了,像画地图!”吴迪在下边喊。
“瓜娃子!那是给你家补房子累的!回头让你奶奶给我煮个荷包蛋补补!”爷爷的声音带着喘息,却满是宠溺。
大多数日子里,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吴迪。
爷爷奶奶是吴迪世界的全部。
奶奶在灶台边忙碌,锅里升腾的蒸汽带着饭菜的香气。
“迪娃子,去园子里给奶奶揪两根葱回来!要嫩的!”奶奶一边切着咸菜一边吩咐。
“好嘞!”吴迪像个小炮弹一样冲出去,不一会儿举着两根沾着泥的葱跑回来,“奶奶,给!最嫩的!”
“嗯,乖。
去,洗手去!看你那爪子,泥猴儿似的!”奶奶接过葱,顺手用粗糙的手指刮了下吴迪的鼻子。
爷爷在地头干活,吴迪就像条小尾巴跟着。
到了地头,大人埋首于泥土。
“迪娃子,莫跑远了!就在田埂上耍,莫踩了苗子!”爷爷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汗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