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孤身复读路(3/3)
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起来,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走出办公室,吴迪长长吐出一口气,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浸湿了。
他按照指示,找到王老师的办公室。
王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干男人,话不多,眼神锐利。
他简单问了几句吴迪的情况和高考分数,递给他一张分班条和一张宿舍条。
“进了这个门,就把过去都放下。
高四,就是战场!拼一年,结果不会骗人。
去吧。
”王老师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拖着行李找到男生公寓三号楼401。
推开门,宿舍条件果然比县城高中好太多。
虽然是八人间上下铺,但墙壁雪白,地面铺着干净的地砖,每人还有一个带锁的铁皮小柜子。
窗户明亮,窗外能看到校园的绿树。
已经有三四个室友在了,正在整理床铺。
看到吴迪进来,一个圆脸、笑眯眯的男生主动打招呼:“嘿,新来的?我叫王超,本省的。
你哪儿的?”
“吴迪,XX县的。
”吴迪放下行李,松了口气,室友看起来还算友善。
“哟,挺远啊!快收拾吧,靠窗那个上铺还空着,位置不错!”王超很热情。
其他几个室友也简单介绍了下自己,都是来自省内各地,高考失利的“难兄难弟”。
气氛很快熟络起来。
吴迪爬上靠窗的上铺,铺好奶奶翻新的被褥,把行李箱塞进床底,书本放进那个崭新的小铁皮柜。
坐在床上,看着窗外陌生的校园景色,一种漂泊他乡的孤寂感再次涌上心头,但看着干净的环境和还算友好的室友,又觉得有了个落脚点。
江州一中的复读生活,很快展示了它“圣地”的另一面——严格到近乎残酷的全封闭管理。
作息精确到分:早上5:50起床哨,6:10必须到操场跑操、晨读。
晚上10:30熄灯,熄灯后宿舍楼大门落锁,任何人不得出入。
宿舍有宿管老师不定时巡查,发现讲话、亮灯,立刻扣分通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时间压榨到极致: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被课程和自习填满。
课间十分钟?那是用来跑厕所和问老师问题的。
午休?趴在桌上眯二十分钟是常态。
晚上三节自习课,常常被各科老师占用讲题或考试,真正能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
心理高压持续:教室后面贴着巨大的倒计时牌,每减少一天,都像鞭子在抽打神经。
月考、周考、模拟考轮番轰炸,每次成绩排名都张榜公布,红榜黑榜,泾渭分明。
老师挂在嘴边的话是:“现在流的汗,就是当初脑子里进的水!”、“掉一分,干掉千人!”
唯一的出口:周末:只有周日下午半天,是允许学生凭假条外出的“放风”时间。
这半天,成了所有复读生喘息的窗口。
可以去学校澡堂好好洗个澡,去校外小超市买点日用品,或者在街边小店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短暂地感受一下“正常”生活的气息。
吴迪像一颗被投入巨大磨盘的谷粒,身不由己地被卷入这高速运转的机器中。
每天在刺耳的起床哨中惊醒,在昏昏欲睡的自习课中强撑,在堆积如山的试卷中挣扎。
他收起了那部滑盖手机(学校严禁使用),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
曾经的“中游”心态在这里被彻底碾碎,要么向上爬,要么被淘汰。
他沉默着,像一头倔强的老黄牛,埋首于书山题海,用近乎自虐的勤奋去填补知识上的漏洞,去对抗那巨大的、名为“再次失败”的恐惧。
李主任?自开学那天后,吴迪再也没在校园里遇见过他。
那包承载着家人心意的腊肉和咸菜,仿佛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人情世故的冰冷一课,在踏入这所复读学校的第一天,就以一种吴迪未曾预料的方式,刻进了他心里。
他明白了,在这里,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而那条孤身一人走来的复读路,此刻,才真正铺开在他脚下,漫长、孤独,且不容回头。
喜欢平凡的大多数请大家收藏:()平凡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