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3)
她是唯一皱眉的学生。
霍年放下粉笔,“云凝?”
云凝起身。
“有想法?”
云凝道:“实践固然重要,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
背熟一个公式,和明白公式是如何得出的,效果完全不同。
”
所有人面面相觑。
霍年似笑非笑道:“你的意思是,这式子还是得学?”
大家大气都不敢出。
一是害怕霍年生气,二是他们也怕麻烦。
他们的学历是不如这些大学生,可真到了车间,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能和他们比吗?
孟海刚解完题,无措地看着云凝。
云凝冷静道:“我知道在座有很多熟练工,就算不会这些式子也能操作,但正因为各位有经验,再结合理论知识,一定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云凝看过现在的课本后,就有一种感觉,她以前读书读得太容易了。
因为上了很多年学,她迫不及待地参与工作,可现在才知道,这个年代的人读书有多不容易,就连完整的新课本都很难搞到手。
云凝想尽量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告诉他们。
班里有很多车间的熟手,哪怕他们不是那么的理解理论,对他们将来的工作也是有帮助的。
秦正信几人露出无奈的表情。
东西能做出来就行,搞那么多理论做什么?
更何况就算要学,也不该是云凝提出来啊,袁伟都说了,云凝念书时是2分的水平。
2分是什么概念?
聋子给瞎子读题,瞎子都能拿5分。
霍年的表情愈发意味深长,“你会解?”
云凝点头。
秦正信撇嘴,“真能吹。
”
“浪费大家的时间啊……我下课还要回家挑水。
”
“她真会算这些东西?我都看不懂。
”
“胡说的呗,孟海都解得这么麻烦,她还能咋解?”
孟海是男孩子嘛,男生肯定比女生聪明。
孟海拧眉盯着黑板,不知道还有什么更优的解法。
他走过去拿黑板擦,想给云凝腾地方。
云凝道:“不用了,我说说就好,你写得这么多,很不容易,还要让霍老师帮你看看。
”
孟海再次愣住,他诧异地看向云凝。
他以为云凝挺不好相处的……
云凝对霍年说:“车间师傅会进行试车调整,其实就是找到转动惯量分布最优的状态,也就是师傅们看来的震动最小。
类似的调整当然能通过试验得出最优法,但如果学会计算,就可以减少试验的次数,也能给师傅们节省时间。
”
“飞轮的转动惯量可以看作两部分之和,即主体圆盘的转动惯量加上四个配重块的转动惯量,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单个的块。
可以把每个配重块看作一个质点,质点不是放在块的几何中心,而是质心,计算质心的转动惯量就足够了,引入平行轴定理……”
云凝拿起笔在本子上计算。
“计算主体圆盘……确定d……”
她写了不到一分钟,把笔记本交给霍年,“大概就是这样。
”
孟海好奇地张望,他离得远,看不清字。
霍年扫了一眼,不动声色地看向云凝。
其他人都没听懂云凝在讲什么,面面相觑。
最惊讶的是袁伟,他根本听不懂云凝在说什么,可是云凝是什么时候有这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