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违背常识的波动(1/3)
星历742年,银河系边缘,联邦第七星域,“凤舞”号深空探索舰正静静地滑行在永恒的墨黑画布上。
舰体外壳上冰冷的复合装甲反射着遥远星云的微光,如同一条蛰伏在深海中的巨鲸,优雅,而致命。
星辰是它永恒的旅伴,也是它永恒的谜题。
舰桥主屏上,浩瀚的星图缓缓旋转,无数光点代表着已知的星系、航道以及潜在的威胁。
这里是人类文明触须延伸的最前沿,是秩序与未知交锋的模糊地带。
空气中弥漫着循环系统过滤后的、略带臭氧味的清凉气息,混合着终端设备低沉的嗡鸣,构成舰桥独特的背景音效,一种属于钢铁、数据与远航者的交响乐。
澹台凤舞站在舰桥中央,身姿挺拔如松,剪裁合体的深蓝色指挥官制服勾勒出她利落的线条,肩章上代表“凤舞”军团的烈焰凤凰徽记熠熠生辉。
她双手负后,目光平静地扫过面前流淌的数据瀑布,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她所凝视的星空,美丽,却蕴藏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复杂与冰冷。
年仅二十八岁便执掌联邦最精锐的探索军团之一,她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以美貌与铁血铸就的传奇。
然而,只有极亲近的人,或许才能从她偶尔凝视星海深处时,眼底一闪而过的、近乎孤独的微光中,窥见一丝重压下的真实。
“报告能量储备,循环系统状态。
”她的声音清冷,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舰桥成员的耳中,仿佛能驱散任何因长途航行而滋生的懈怠。
“能量储备98.7%,循环系统效率99.2%,一切参数正常,指挥官。
”导航官迅速回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在澹台凤舞面前,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外围传感器阵列扫描半径维持标准值,未发现异常空间波动或敌对信号。
”传感器管制官的声音紧随其后,语调平稳,但敲击控制板的手指速度比平时略快了几分。
一切如常。
或者说,一切应该如常。
舰桥的灯光柔和而均匀,照亮每一张专注的面孔,也映照着澹台凤舞无懈可击的侧影。
她像一尊精心雕琢的玉像,冷静地统御着这艘承载着人类智慧与勇气的星海方舟。
然而,就在这片被标记为“死寂区-07”的星域,一种近乎荒谬的“杂音”,正顽固地挑战着联邦科学院编纂的《深空物理常识手册》,也悄然搅动着这片人为维持的平静。
“指挥官,”一个略显迟疑的声音打破了舰桥的宁静,来自科学官李维,一个戴着厚重眼镜、头发有些凌乱的年轻学者。
他面前的终端屏幕上,正反复跳跃着一组极其微弱,但规律性极强的能量读数,那稳定的脉冲曲线,在他眼中既迷人又令人不安。
“‘谛听’阵列再次捕捉到那个信号……来源方位,RX-734星系。
脉冲间隔1.37秒,误差低于百万分之一,持续时长已超过72标准时。
”他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以及难以掩饰的困惑。
澹台凤舞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被微风拂过的一道涟漪,瞬间便消失无踪。
但熟悉她的人知道,这已是她表达惊讶的极限。
RX-734,一个被标注为“无价值、高辐射、不可殖民”的废弃星系,理论上连恒星都已进入衰变期,除了肆虐的电磁风暴和致命射线,不该有任何能产生如此稳定规律性信号的东西存在。
那地方是连星际尘埃都显得狂躁的炼狱。
她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让李维的话语在寂静的舰桥中沉淀了几秒。
这短暂的沉默,让空气似乎都凝重了几分。
几位轮值军官交换着疑惑的眼神,最终都将目光投向指挥席前那抹蓝色的身影。
“分析结果?”她终于转过身,走向科学官的操作台,高跟鞋敲击在光洁的甲板上,发出清脆而规律的声响,每一步都仿佛敲在舰桥成员的心上。
他们对这位指挥官充满敬畏,不仅仅因为她的地位,更因为她那近乎苛刻的严谨和敏锐到可怕的直觉。
李维感到压力陡增,他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试图在指挥官迫人的目光下组织语言。
“无法……匹配任何已知自然现象或联邦舰船信号特征,”他指向屏幕上那根固执跳动的线条,“能量层级极低,几乎淹没在背景辐射里,但稳定性高得不可思议。
它不像脉冲星那样充满毁灭性的力量,也不像飞船引擎的波动……它太安静,太规律了。
指挥官,它像是在……呼吸。
或者说,在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持续‘脉动’。
”
*“脉动?”*澹台凤舞在心中默念这个词,目光锐利地审视着那组数据。
在死寂的星系深处,一个稳定脉动的信号?这违背了所有已知的物理模型和探索记录。
是某种未被发现的中子星脉冲变体?还是古老文明遗落的、仍在顽强工作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