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死亡星系的微光(2/3)
的地表图像时,与一道突然增强的能量湍流发生正面碰撞……信号……信号丢失,判定损毁。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代表2号侦察器的光点在主屏幕的星图上瞬间熄灭,其对应的视窗也化为一片漆黑,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令人眩晕的疯狂翻滚,以及被各种诡异色彩填满的天空,伴随着传感器过载警报凄厉的尖鸣,最终归于死寂。
一股无形的寒意掠过舰桥。
尽管侦察器的损失在计划之内,但亲眼目睹其如同尘埃般被宇宙的暴力轻易吞噬,依然给每个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那不仅仅是一架昂贵设备的损失,更是雷狱星残酷环境最直接的示威。
“4号侦察器呢?”澹台凤舞的声音依旧平稳,仿佛刚才损失的只是一粒无关紧要的尘埃。
但站在她侧后方的莉娜注意到,指挥官放在扶手上的右手,指节微微收紧了些许。
“4号侦察器情况相对稳定!”管制官的语气终于带上了一丝振奋,“它按照预设的保守方案,选择了较高的、相对稳定的轨道,虽然观测精度受限,但成功避开了最强烈的风暴湍流区。
目前信号链接良好,正在持续传输扫描数据……初步成像处理完成!”
立刻,一副经过降噪和增强处理的雷狱星地表图像出现在主屏幕中央。
图像依旧模糊不清,布满了电磁风暴留下的、如同鬼影般的噪点。
大部分区域被灰暗、冰冷的色调覆盖,隐约可见如同巨人骸骨般狰狞、崎岖的山脉,以及早已干涸、只剩下深深裂痕的古老河床。
巨大的闪电,其亮度远超自然雷电,不时如同天神的长鞭般划破天际,在图像上留下短暂而刺眼的亮斑,随即又被更深的灰暗吞噬。
整个星球看起来死气沉沉,荒凉得令人绝望,仿佛生命从未在此驻足,也绝无可能在此诞生。
“这……就是那个信号的来源地?”莉娜副官看着那如同炼狱绘图般的景象,忍不住低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在这种连金属都能撕成碎片的环境下,真的可能存在任何形式的‘人工’信号吗?会不会……只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极端自然现象?”
她的疑问,也是此刻舰桥上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就在这时,一个充满活力的、略带急切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接入舰桥,是负责信号分析的首席科学官李维博士,他通常待在位于舰体核心区域的科学实验室。
“指挥官!各位!4号侦察器不仅成功定位了信号源,而且捕捉到了极其关键的数据!”李维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请看信号强度的实时变化波形图,以及它与我们监测到的局部风暴强度数据的对比!”
主屏幕上,代表信号源位置的红色光标在雷狱星地表某处坚定地闪烁着。
而在旁边,一条代表信号强度的波形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剧烈跳动、起伏。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旁边同步显示的、由侦察器测量的局部空间电磁风暴强度曲线图上,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呈现出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完全违背常识的**负相关**!
当代表风暴强度的曲线陡然升高,意味着毁灭性能量席卷该区域时,信号强度的曲线却像是受惊的含羞草,立刻明显地衰减、降低。
而当风暴强度曲线稍有回落,出现一个短暂的能量“低谷”时,信号强度的曲线便会抓住机会,立刻强劲地反弹、回升,甚至比之前更加清晰、稳定。
“这……这怎么可能?”科学官本人,一位头发花白、见多识广的老学者,此刻也忍不住失声惊呼,他扶了扶眼镜,几乎要把脸贴到屏幕上去,“风暴增强,干扰加剧,信号强度反而减弱?风暴平息,干扰减少,信号立刻增强?这完全不符合电磁波传播和干扰的基本原理!通常来说,外部能量干扰越强,信号应该被压制得越微弱,甚至完全湮灭才对!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更像是……信号源在**主动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有意识地**规避**风暴的能量峰值,选择在相对‘安全’的窗口期进行传输!”
**主动感知?有意识规避?**
这两个词如同惊雷,在舰桥每一个人的脑海中炸响。
一瞬间,连那低沉的辐射警报声似乎都消失了,所有人都被这个推断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一个能够感知外部极端环境变化,并主动调整自身输出模式以避免被干扰或破坏的信号源?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无意识自然现象、甚至是普通机器信标的范畴,其背后蕴含的意义,更接近某种具备高度智能的、甚至是……**生命体**的应激反应和自我保**护**机制!
澹台凤舞感觉自己的呼吸微微一窒。
父亲临终前紧握着她的手,那双看透了世情与星海的眼中闪烁着的、近乎执拗的光芒,以及他那低沉而坚定的话语,再次无比清晰地回响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