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过凤村(1/3)
夕阳的金辉泼洒在无垠的麦浪上,空气中浮动着谷物成熟特有的暖香和泥土的微腥。
林默孤零零地站在狭窄的田埂上,一身破损染血的作战服与这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格格不入。
他深吸一口气,肺腑间充盈着远比现实世界浓郁、纯净的灵气,玉髓果带来的蜕变感仍在四肢百骸间流淌,筋骨强健,气海充盈,五感敏锐得能捕捉到远处麦穗摩擦的细微沙沙声和泥土深处蚯蚓蠕动的微弱动静。
这奇异的力量感并未带来多少安心,反而让眼前的陌生更添诡谲。
他定了定神,沿着田埂,朝着先前隐约看到的建筑轮廓方向走去。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细长,投在金黄的麦穗上,形单影只。
脚步踏在松软的泥土上,发出轻微的噗噗声。
绕过一片茂密的麦田,一个古朴的村落终于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几十间低矮的土坯房或青砖瓦房错落有致,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或青瓦。
房前屋后,用竹篱或矮石墙围出小小的院落,几只芦花鸡在院中悠闲踱步啄食。
袅袅炊烟从几户人家的烟囱里升起,融入暮色。
村口有棵巨大的老槐树,枝叶虬结,投下浓密的阴影。
树下,几个穿着粗布短褂、脸蛋红扑扑的孩童正蹲在地上,用小树枝拨弄着什么。
孩童们玩得正投入,其中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男孩不经意间抬起头,目光恰好落在从田埂尽头走来的林默身上。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小男孩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睛瞪得溜圆,嘴巴无意识地张开。
他看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怪人”:头发很短,像刚长出来的青茬,乱糟糟地竖着;穿着一身从未见过的灰扑扑又带着暗红污渍的奇怪“衣裳”,上面还有好多破洞;脸上、手上也沾着泥灰,眼神……那眼神不像村里任何人,像山里头饿了好几天的孤狼,又冷又亮,带着一种让他本能害怕的东西。
“哇——!”一声惊恐到变调的哭喊猛地从小男孩喉咙里爆发出来,打破了傍晚的宁静。
他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从地上弹起,手中的小树枝甩得老远,转身就往村里跑,边跑边用尽全身力气尖叫道:“怪人!有怪人来啦!从麦地里钻出来的怪人!好吓人!”
其他几个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纷纷抬头。
当他们的目光触及林默那身沾着干涸暗红色“污迹”(血迹)的作战服和冷硬的面容时,恐惧如同瘟疫般瞬间蔓延。
“快跑啊!”
“怪人来抓小孩啦!”
“村长爷爷!”
哭喊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几个孩子如同受惊的鸟雀,连滚带爬地逃离槐树下,撒开脚丫子就往村里冲,小小的身影转眼就消失在狭窄的巷道里。
林默脚步顿住,停在老槐树的阴影边缘,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又带着深深的无奈和警惕。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作战服上的血迹虽然用泥土草草抹过,但在夕阳斜照下,某些深色区域依旧刺眼。
这身行头,在这个看似与世隔绝的古代村落里,确实像个不速之“怪”。
他立在原地,没有贸然进村,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眼前的村落。
土路,土墙,茅草顶,典型的农耕社会景象。
空气中浓郁的灵气滋养下,这里的孩童确实比地球上的同龄人显得更壮实些,筋骨强健,奔跑起来虎虎生风,但体内并无丝毫真元流动的迹象,确确实实是普通凡人。
村中因孩童的哭喊而起了骚动。
几户人家吱呀一声推开木门,探出几张惊疑不定的脸,有男有女,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裳。
他们远远地看到槐树下站着的林默,脸上同样露出惊惧和警惕,低声议论着,却没有立刻围上来,似乎也在观望。
林默正犹豫着是退走还是尝试喊话,村中那条狭窄的主道上,一个身影拄着拐杖,在几个青壮村民的簇拥下,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
为首的是位老者。
他身形清瘦,须发皆白,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色长衫,头上戴着同色的布巾,脸上皱纹深刻,如同风干的树皮,但一双眼睛却并未浑浊,反而透着阅尽世事的沉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
他便是这过凤村的村长了。
老村长在距离林默约十步远的地方站定,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目光在林默身上仔细打量。
从他那乱糟糟的短发,到那身从未见过的、布满破口和暗沉污渍的怪异“劲装”,再到他腰间挂着的那个同样古怪的“皮匣子”,最后落在他沾满泥土的脸上和那双沉静中带着审视、甚至有些冰冷的眼眸上。
老者的目光在林默沾着泥灰、却难掩年轻刚毅的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他作战服上那些可疑的深色痕迹和破损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但他并未像孩童般惊慌,也未如身后青壮般显露出明显的敌意,只是将这份审视藏得更深,拱了拱手,开口问道:
“老朽是这过凤村的村长,姓张。
这位……壮士,”他斟酌着用词,“不知从何方而来?缘何……这般打扮,惊扰了村中稚童?”他的口音带着浓重的古韵,语调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