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族暗流与初露锋芒(2/3)
“放心,你的发言稿我看过,很精彩。
”秦梦雪鼓励道,“对了,周秘书长已经到了,就坐在第一排。
”
林辰深吸一口气。
重头戏要开始了。
论坛开始后,各位代表依次发言。
轮到林辰时,他从容走上讲台,调整了一下话筒。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在基层实践中淬炼成长》...”
刚开始还有些紧张,但随着演讲的深入,林辰越来越自信。
他结合前世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台下不时响起赞许的掌声。
特别是周明华秘书长,多次点头表示认可。
发言结束后,现场提问环节,一个尖锐的问题抛了过来:“林同学强调青年干部要深入基层,但现实中很多年轻干部把基层当跳板,蜻蜓点水待不了多久就想着调走,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场目光聚焦在林辰身上。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回答不好容易得罪人。
林辰略作思考,沉稳应答:“我认为关键在于完善制度设计。
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让真正扎根基层、踏实干事的人得到认可和重用;另一方面也要打通基层与上级机关的交流渠道,让有基层经验的干部能够走上更重要的岗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他的回答既指出了问题,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连提问者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论坛结束后,周明华秘书长特意走过来与林辰握手:“讲得很好,很有见地。
你是哪个学校的?”
“江东大学政治系大一新生,林辰。
”林辰恭敬地回答。
周明华略显惊讶:“大一?不错,很有潜力。
”他递给林辰一张名片,“以后有机会可以来省委办公厅实习看看。
”
林辰双手接过名片,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认可:“谢谢秘书长,我一定努力。
”
一旁的秦梦雪迅速按下快门,捕捉下了这个重要时刻。
她看向林辰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欣赏和好奇。
论坛结束后,林辰收到了一条苏雨薇的短信:“演讲很精彩,为你骄傲。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心情愉悦了很久。
周三很快到来,林辰穿上特意准备的西装,提前半小时到达南城开发区管委会会议室。
会议尚未开始,但已经来了几位专家和部门负责人。
林国雄看到他,招手让他过去:“来,我给你介绍几位专家。
”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林主任,这位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打量着林辰,眼神中带着质疑。
“这位是我的特别助理林辰,今天的调整方案主要由他阐述。
”林国雄平静地说。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大家都看得出来林辰太过年轻,不免怀疑他的能力。
林辰不卑不亢地向众人点头致意:“各位专家、领导好,我是林辰。
今天很荣幸能参与论证会,还请多多指教。
”
会议开始后,前期讨论相当激烈。
几位专家对调整规划持保留意见,认为会增加成本和工期。
轮到林辰发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他从容起身,打开准备好的PPT。
“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都很中肯,但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调整规划的收益将远大于成本...”林辰从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稳定性、项目附加值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数据详实,论证有力。
“年轻人说得轻巧,”那位戴金丝眼镜的专家打断他,“你知道调整规划要重新走多少程序吗?耽误了工期谁负责?”
林辰沉稳应对:“李教授的问题很关键。
事实上,我已经初步咨询过规划部门,由于调整范围不大,可以采用简易程序,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至于成本问题...”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保留这些历史建筑后,我们可以将其打造为项目文化亮点,提升整体品质和售价。
根据测算,这部分增值完全可以覆盖调整增加的成本。
”
会议室安静下来,几位专家开始交头接耳。
林辰抓住机会继续阐述方案中的创新理念,包括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智慧社区的建设等。
这些在2005年还相当前卫的概念,让在场的专家们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