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药海拾贝(1/3)
自那日“玉髓雾隐”事件后,洛九川在万药阁的处境发生了微妙而实在的变化。
他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清扫和研磨工作,而是拥有了一个固定的工位——一张紧挨着李丹师常用大案几的、略小一些的木案。
案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药材样本、几柄大小不一的银质药刀、一套精巧的铜制戥子,以及一叠厚厚的、用于记录药材特性的泛黄纸张。
他的新职责,是负责所有入库药材的初筛与登记。
这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丰富的知识,以及一双锐利的眼睛。
而洛九川,恰恰拥有后者,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饥渴,疯狂汲取着前者。
每日,都会有来自天南地北的药农、行商将采集或收购来的药材送入万药阁。
这些药材品相各异,真假混杂,优劣难辨。
洛九川的工作,便是第一道关口。
他沉浸其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晨曦微露,他便已坐在案前,就着天光,仔细审视第一批送来的药材。
指尖拂过干燥的根茎,感受其纹理与硬度;鼻尖轻嗅花朵或叶片,分辨其香气层次;有时甚至需要极小心地刮下一点粉末,置于舌尖品尝那转瞬即逝的滋味(他早已熟记《苏门丹经》中关于谨慎尝药的警示,只选取确认无毒的种类)。
他遇到的难题层出不穷。
有些药材外形极其相似,药性却天差地别;有些因采摘时节或保存不当而药性大减,却难以直观判断;更有甚者,会被无良商贩以次充好,甚至掺杂外形近似的普通植物。
起初,他需要频繁地请教李丹师。
李丹师虽面色依旧严肃,但每次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耐心解答。
“你看此处,”李丹师拿起两株几乎一模一样的紫色草叶,“这‘紫云英’与‘毒蝎草’,外形难辨,但紫云英叶柄处有一圈极细的白毛,且折断后汁液清香;而毒蝎草叶柄光滑,汁液带有极淡的腥气,误用则会麻痹经络。
”
洛九川凝神观察,果然发现了那细微至极的差别。
他将这些要点牢牢记下,并郑重地记录在案。
李丹师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偶尔会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欣慰。
他发现自己这个新学徒,记忆力惊人,举一反三的能力极强,更难得的是那份沉得下心的专注与敬畏。
许多要点,只需点拨一次,他便能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洛九川案头那叠记录药材特性的纸张越来越厚。
上面不仅工整地写着各种药材的名称、产地、特性、鉴别要点,旁边还会用极其精细的笔触画出药材的形态特征,甚至标注出光线不同角度下颜色的细微变化。
这几乎是一部他亲手绘制的、独一无二的药材图鉴。
阁内的其他伙计,包括阿木,最初对他这般“好运”略有微词,但见到他工作起来那股拼命的劲头,以及日渐显露的、令人叹服的辨药能力,那点嫉妒也渐渐化为了佩服。
有时遇到拿不准的药材,甚至会悄悄跑来问他。
“洛川,你帮我看看,这株‘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