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同文劫(1/3)
第八章书同文劫
秦昭王四十九年春,咸阳城的腊梅尚未凋谢,相府的编书阁已蒸腾着油墨香。
陈墨掀开竹帘时,看见吕不韦正赤着上身,在三丈见方的《天下舆图》前踱步。
这位相国的背上布满陈年疤痕,最狰狞的一道从右肩斜贯至左腰,那是当年在邯郸城为救异人(嬴政父)被赵国武士所伤。
此刻,他手中的狼毫饱蘸朱砂,正往地图上的“长平”二字泼洒,宛如重新染上鲜血。
“陈墨,”吕不韦头也不回,“《吕氏春秋》成稿过半,可《慎战》篇总觉缺了些锋芒。
”他忽然转身,目光扫过对方胸前的胎记,“你说,若将你的身世写入书中,可否让天下人信‘秦赵同源’?”
案上的《代郡氏谱》摊开着,陈墨看见自己的名字被朱笔圈住,旁边批注着“蜚廉之后,秦赵共祖”。
三日前,李斯的密探在代郡故地挖出一块断碑,碑文中“陈墨”二字与代郡公主的封号并列,此刻已成为御史大夫弹劾他的“铁证”。
“先生明知此举会让李斯抓住把柄。
”陈墨摸向袖中那份《止杀书》竹简,那是他昨夜效仿商君“徙木立信”写下的政论,“更何况,陈某的身世本就是柄双刃剑。
”
吕不韦忽然低笑,拾起案上的半两钱抛向空中:“利刃出鞘,方能见血。
你以为老夫为何任由李斯散布谣言?”铜钱落在《慎战》篇竹简上,“止杀”二字被压出浅痕,“今日朝堂,便要借你的身世,让天下人看看——”他的声音陡然冷冽,“究竟是铁血能治国,还是文明能安邦。
”
章台宫的青铜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时,陈墨看见李斯已跪坐在弹劾席上,身旁摆着七只木匣,匣中皆是代郡出土的“证据”:绣着玄鸟纹的婴儿襁褓、刻有“陈”字的赵国戈矛、还有那份致命的《代郡氏谱》残卷。
“启禀秦王,”李斯的声音如冰锥刺骨,“陈墨乃赵国余孽,暗藏代郡王室血脉,其编纂《赵风》卷、立长平双碑之举,实为惑乱秦政,谋复赵国!”
殿中哗然。
陈墨望向秦王,见这位七旬老者的眼角微微抽搐——那是当年长平之战时,听到赵军偷袭粮道的表情。
他解开衣领,露出胎记:“陛下可知,此胎记为何形如代郡?”
“你是要辩称天生异相?”御史大夫拍案而起,“代郡公主失踪那年,恰是你被咸阳猎户收养之时!分明是赵国细作,潜伏二十年!”
陈墨忽然笑了,从袖中取出一片甲骨,那是昨夜在太史令署找到的商代卜辞:“秦赵共祖,皆出蜚廉。
此乃武丁时期甲骨,比代郡立国早五百年。
”他将甲骨呈给秦王,“陈某的胎记,不过是血脉印记,而非谋反证据。
”
秦王接过甲骨,目光在“蜚廉”二字上停留。
陈墨知道,这是触动了秦王室的先祖记忆——蜚廉乃秦赵共同的祖先,被秦人奉为始祖。
“就算你是代郡遗孤,”李斯忽然开口,“那为何在邯郸舍命保护赵国贵族之女阿禾?又为何私藏赵国秘典《胡服骑射考》?”他挥手示意,甲士抬上一口木箱,正是陈墨在邯郸别馆的遗物,“此箱中有赵国地图、玄鸟玉佩,还有——”他抽出一卷帛画,“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