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收徒授艺,顺便做点好事(3/3)
眼睛越睁越大,粗糙的指腹在木板上的连杆处轻轻摩挲着,生怕把画蹭掉了:“两个风囊口?还能这么弄?”他虽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学问,却打了几十年铁,一眼就看出这风箱拉起来省力,风还能一直供着,比现在这破风橐强太多了。
要是真能做成,以后打铁就省事多了,火也能烧得旺,铁炼得净,打出的农具就不会再崩口了。
“镇上有好木匠吗?做这种精细活的。
”陈小九抬起头,脸上蹭了块炭灰,黑乎乎的,像只小花猫。
“有!当然有!”杨师傅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伸手就想拽起陈小九往外走,“东头的柳木匠,手艺好得很,做的榫卯比铁还结实!他做的家具,用几十年都不坏。
我这就带您去找他,这风箱要是真能成,您就是我的贵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小九笑着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铁屑,跟着杨师傅出了铁匠铺。
柳木匠的铺子在镇东头,门口堆着长短不一的木料,有松木、柏木,还有几块珍贵的檀木,用布盖着。
松木的清香混着刨花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漫着,闻着很舒服。
铺子门口的木凳上,还放着个没做完的木盒,雕着简单的花纹,很精致。
柳师傅正眯着眼,用刨子刨一根檀木,刨子在木头上划过,“沙沙”作响,刨花像卷起来的雪片,薄薄的,带着淡淡的檀香味,簌簌落在脚边,积了厚厚的一层。
“柳老哥,有事求你!”杨师傅的大嗓门像块石头砸进安静的铺子,惊得柳师傅手里的刨子差点脱手,赶紧稳住,才没把檀木刨坏。
柳师傅看清来人是杨铁匠,放下刨子,擦了擦手上的木屑,拱手笑道:“是老杨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这位是……”他看向陈小九,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不是张老爷家请的陈小师傅吗?我早从街坊那里听说了,您有秘法,心里正好奇得紧呢。
”
陈小九打了个哈哈,不想多提张家的事:“正巧张老爷家有点事我能帮上忙,今天跟杨师傅出来,是想请柳师傅做个东西。
”
他把画着风箱图的木板推过去:“柳师傅,想请您做个风箱,就按这图上的样子。
您看看,能做吗?”
柳师傅凑过去,细细端详着木板上的画。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的连杆处轻轻点了点,又摸了摸出风口的位置,眉头微微皱起:“两个风口交替鼓风?这活门需得做得极巧,尺寸得刚刚好,不然容易漏气,风就供不上了。
”他见过不少风箱,却从没见过这样的结构,浑浊的眼睛里渐渐透出兴味,“用料有啥讲究?”
“木架得用硬木,最好是柏木,不容易变形,还耐潮;活门用薄木板,蒙上一层软牛皮,边缘粘上布条和鸡毛,这样能密封得更好,防止漏气。
”陈小九指着图纸上的出风口,耐心地解释,“这里要把两个风口合二为一,接到一根铁管上,铁管要粗点,风的劲儿才足。
”
柳师傅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沉吟片刻,心里盘算着用料和工时:“这活精细,得慢慢来。
估计三五天能做好,材料工钱得要六百文,您知道,这活计费脑子,还得用好料。
”
“我出!我出!”杨师傅赶紧拍着胸脯,声音响亮,震得铺子里的刨花都抖了抖,“只要能让火旺起来,打出好农具,别说六百文,一贯我都出!柳老哥,你可得好好做,别出差错。
”
陈小九却拦住他,转向柳师傅,语气很诚恳:“柳师傅,这风箱的图纸,我想交给你。
以后要是有人想做这种风箱,你就按这个图做,不用问我。
”
柳师傅愣了一下,随即抚掌而笑,眼神里满是敬佩:“小师父真是大方!您就不怕别人学了去,抢您的功劳?您放心,要是有人来做,我就说是您传的法子。
对了,一套风箱,您要分多少钱?”
“不用分我,”陈小九摇摇头,指了指杨师傅,“您给杨师傅做好了,便宜点就行。
他这铺子最近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
”
杨师傅听得眼圈都红了,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陈小九的手腕,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小师父,您这是……您这是帮了我的大忙啊!以后您要是有啥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老杨要是说半个不字,就不是人!”
“举手之劳,杨师傅不用客气。
”陈小九笑着抽回手,看了看日头,“时候不早了,我还得回张家。
三天后我再来瞧瞧风箱的进度。
”
柳师傅却一把拉住陈小九的胳膊,眼神里满是急切:“慢着!小师父,您先别走,我有个事!”
喜欢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请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