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系统升级?这次抽中了“诸葛连弩图纸”!(2/3)
异常,上面用一种极其精准的线条绘制着连弩的每一个部件,结构复杂而精巧,旁边还有详尽的标注和三维示意图,这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未见过的绘图方式。
“诸位请看,”刘忙指着图纸,开门见山,“我得先祖托梦,授此神机图。
此物名为连弩,可连发十矢。
现在,我需要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它造出来!”
老陶头是经验最丰富的工匠,他凑上前,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图纸,眉头越皱越紧。
半晌,他抬起头,面露难色:“主公,此物之精巧,老朽生平未见。
只是这机括部分过于繁复,许多部件的咬合要求极高,若全用木料制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损耗极大,恐怕……恐难量产。
”
其他几位工匠头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东西看着厉害,但做起来太难了。
刘忙似乎早料到他们会有此一问,他微微一笑,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位说道:“老陶头,你的顾虑我明白。
所以,我们不必拘泥于全木结构。
你看这弩臂的骨架,我们可以用上好的锻铁来打造,以增其韧性与强度。
还有这核心的机括和扳机,可以用青铜铸造,再精细打磨,确保其耐用和精准。
铁骨铜心,木身为辅,如此一来,制造难度和损耗不就降下来了吗?”
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老陶头等人的思维定势。
用金属做核心部件?
这想法太大胆了!
金属昂贵且加工不易,一般都用在刀枪剑戟上,谁会奢侈到用在弓弩的内部零件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主公,这……这耗费恐怕不小。
”一位头领迟疑道。
“钱和资源的问题,我来解决。
”刘忙的语气不容置疑,他转向一直沉默的阿丑,“阿丑,从今天起,你带人秘密探查中山国乃至周边郡县的铁矿、铜坊,摸清他们的产量、价格和背后势力。
我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军械工坊,原料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
“喏!”阿丑言简意赅地应下,
刘忙又对老陶头说:“我们不必追求一人一具,先集中所有能工巧匠,不计成本,先造出五十架样品来。
这五十架,我要优先配属给军中最精锐的五百名射手,组成一支独立的弓弩队。
”
分步骤、抓重点、解决核心难题,刘忙条理清晰的安排让原本心存疑虑的工匠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众人齐齐躬身领命,眼中已满是兴奋与期待。
第二天,刘忙要造“神机匣”的消息就在军中传开了。
张飞第一个坐不住,他风风火火地冲进刘忙的营帐,铜铃大的眼睛瞪着他:“大哥!俺听说你搞了个小木匣子,真能一口气射出十支箭去?”
刘忙只是笑而不语,拍了拍他的肩膀:“翼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明日校场,我让你亲眼看看。
”
次日,校场之上,三军将士集结。
刘忙命人立起百步之外的厚木靶。
一名经过简单培训的精锐士兵手持一架刚刚赶制出来的改良连弩走上前。
那连弩比寻常的弩要小巧一些,造型奇特,充满了流线型的美感。
在全军的注视下,士兵举弩,扣动扳机。
“咻咻咻咻咻!”
一阵密集的、令人牙酸的破空声响起,不是一支,而是一长串!
只见十支弩矢几乎在眨眼之间便尽数射出,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