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风起青萍,暗眸窥危(3/3)
间却笼罩着一层忧色。
她虽不过问前朝大事,但也深知丈夫的脾气,更明白“军中”二字牵扯有多大,一个处理不好,便是腥风血雨。
朱橚依偎在母亲怀里,心中的惊涛骇浪却难以平复。
军中?伸手指的是什么?贪腐?结党?还是更可怕的……历史上有名的大案,难道这么快就要拉开序幕了吗?胡惟庸案尚早,那这会是什么?空印案?郭桓案?还是某件未被史书详细记载的早期清洗?父皇的怒火如此之盛,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恐怕会有很多人要倒霉了。
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紧张的氛围,这种最高权力的震怒,将会像巨石投入池塘,涟漪必然会波及宫廷的每一个角落。
巡查会更严密,猜忌会更重,人人自危,互相检举……
他和小柱子之间那根纤细的蛛丝,能否经得起这股风暴的冲击?
万一小柱子在这种高压下行为失常,被人察觉?万一他们传递信息的某个环节被无意中发现?
后果不堪设想!
他必须立刻暂停一切活动,进入蛰伏状态。
然而,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
这种混乱时期,同样也是信息流最活跃、最容易获取非常规情报的时候。
若能安全地获取一星半点关于此事的信息,对他了解父皇的执政风格、朝堂动向乃至未来的自保,都至关重要。
冒险,还是求稳?
朱橚的大脑飞速权衡着。
最终,求稳的念头占据了上风。
他现在的力量太弱小,任何一点风险都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
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他立刻开始构思如何向小柱子传递“静默蛰伏,只听不看,不任何行动”的指令。
这需要更复杂的信号,风险更大。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时,另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刘纯!御医刘纯!他时常出入宫禁,为皇室和勋贵看病,消息灵通,且因其专业性和相对超然的地位,有时能接触到一些旁人难以知晓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他带来的那个小药童!
药童年纪虽小,但能跟随刘纯出入一些场合,或许能听到、看到些什么。
而且,通过药材、医理为媒介进行交流,远比和小柱子这种低等太监交流更隐蔽、更安全!
一条新的、可能更具价值的路径,在他眼前隐约浮现。
但如何与刘纯,尤其是那个沉默寡言的药童建立联系?这比控制小柱子要困难十倍。
他不能再用喂食点心的方法,需要更巧妙、更自然的切入点。
朱元璋的震怒,如同一块投入朱橚心湖的巨石,不仅激起了恐惧的波澜,也意外地让他看到了湖底更深处的可能。
风暴已起,于无声处听惊雷。
暗眸初睁,虽惊惧却更显幽深。
朱橚将脸深深埋入母亲的怀抱,汲取着那一点珍贵的温暖与安宁,而他的思绪,却已穿越重重宫阙,飞向了太医院那弥漫着药香的方向。
他需要一个新的面具,一个基于“医学神童”而非“纨绔”的面具,来为下一步的行动铺路。
危机之中,暗枭振翅,欲觅新枝。
(第四章完)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洪武:医圣朱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