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谣言四起.信任危机升级(2/3)
纸递过去:“咱们村的事,咱们自己扛。
”
陈默接过糖,没吃,捏在指间。
糖纸在暮色里泛着微光,像一片薄冰。
林晓棠在他身旁坐下,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
树叶在风里轻轻晃,影子爬过石桌,盖住了笔记本上的字迹。
“其实……”她忽然开口,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吹散,“我妈当年,也被人说拿公款补贴家用。
她没辩解,拿嫁妆钱补了窟窿。
那时候我才知道,有些事,解释不清,只能杠。
”
她顿了顿,咬住下唇,像是后悔说出口。
但话已落地,再收不回。
陈默转头看她。
她没看他,目光落在自己掌心——那里有长期握锄头留下的茧,边缘发白。
“你妈做得对。
”陈默终于说,“扛下来,比争辩有用。
”
林晓棠轻轻点头,又摇头:“可我不想再靠家里了。
我想自己做决定,哪怕错,也是我选的。
”
陈默没接话。
他把那颗糖放进白大褂囗袋,糖纸窸窣一声,混进几颗晒干的野花种子里。
他合上笔记本,起身走进屋内,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整理好的证据副本。
“明天,我去县里邮局。
”他说,“原件寄出去,备份留着。
”
林晓棠跟进来:“万一……被人截住了呢?”
“那就再寄。
”他语气平静,“十次,二十次,总有一次能到。
”
她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人,肩背比从前更沉了。
那不是劳累的弯,而是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压下去的痕迹——像老屋梁柱,年久承重,无声裂开细缝,却仍撑着整个屋顶。
夜深了,风停了。
村里渐渐安静,只有狗吠偶尔划破黑暗。
陈默坐在灯下,翻看最后一页。
上面写着几行字:
“李二狗——知情者?威胁?可争取?”
“刘家——动摇,因何?”
“流言源头:山坡对话—村口议论—扩散至客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应对策略:不争辩,记姓名,逐户沟通,保护证人。
”
他合上本子,吹熄煤油灯。
黑暗中,窗外的山影沉沉压着村庄,像一层无法一掀开的幕布。
第二天清晨,陈默背着帆布包出门。
包里装着信封、笔记本和半块冷馍。
他路过小卖部时,张老三正蹲在门口抽旱烟,见他走近,立刻低头拍裤腿,装作没看见。
陈默停下,从包里取出一封信,递过去:“张叔,这是给您家的,关于生态补偿款的说明,你抽空看看。
”
张老三愣住,烟杆停在嘴边。
他没接,也没接拒绝,只是盯着那封信,像在辨认某种陌生符号。
“我……我没文化,看不懂。
”他嘟囔。
“我念给你听。
”陈默说。
张老三摆手:“算了算了,现在这些事,我沾都不想沾。
”
陈默没坚持,把信塞进门缝,转身离开。
他能感觉到背后那道目光,迟疑、躲闪,又带着一丝愧疚。
走到村口,他看见李二狗靠在电线杆上,嘴里叨着根草茎,眼神空茫。
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