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雨师的眼泪与月老的红线(1/3)
天宪殿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青铜日晷上,指针缓缓地移动着,已经越过了正午的位置。
齐风雅坐在案前,双眼因为长时间的阅读而有些酸涩,她不禁揉了揉眼睛,稍稍缓解一下疲劳。
案头的卷宗堆积如山,而雨师的案子则被放置在最上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竹简的边缘还残留着一些潮湿的水渍,显然是刚刚从水云宫送来的。
齐风雅拿起卷宗,指尖轻轻触碰着竹片上那模糊的墨迹,仿佛能感受到雨师当时写下辩词时的心境。
那字迹晕染得如同被泪水浸透的宣纸一般,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雨师用雨水书写的辩词,似乎也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委屈和无奈。
齐风雅仔细阅读着辩词,眉头微皱,思考着其中的细节和疑点。
过了一会儿,她放下卷宗,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喊道:“传雨师上庭!”声音在空旷的天宪殿内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这些天来,齐风雅一直在审阅卷宗、处置各种神仙的案件,即使有仙气的滋养,她作为凡人的躯体也开始显现出倦怠。
然而,职责所在,她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公正地审理每一个案件。
殿门缓缓地被推开,发出“嘎吱”一声轻响。
一股湿润的风如同一群欢快的精灵,裹挟着清新的荷花香气,迫不及待地涌入殿内。
这股风轻柔地抚摸着人们的脸颊,带来一丝凉意,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在这股风中,一个身影若隐若现。
随着她的走近,人们的视线渐渐清晰起来。
那是一个身着水蓝色长裙的女子,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云朵上。
她的身影如同水中的仙子,飘逸而灵动。
女子的头上戴着一顶珍珠缀成的雨漏冠,这些珍珠圆润光滑,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与她的水蓝色长裙相互映衬,更显得她清丽脱俗。
她的长发如墨瀑般垂落,如丝般柔顺,轻轻拂过她白皙的肌肤,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发间别着一支玉簪,簪头雕琢着一朵含苞待放的水莲,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绽放开来。
她的裙摆如同流动的水波,用银线绣着翻涌的波浪。
每走一步,裙摆便会泛起细碎的水光,闪烁着点点银光,仿佛将整条河流都穿在了身上。
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如同水中的涟漪,美不胜收。
然而,当人们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时,却不禁为之一惊。
她那双本该如秋水般澄澈的眼眸,此刻却红肿不堪,像是刚刚哭泣过。
她的脸颊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顺着她的面庞滑落,让人看了心生怜悯。
,见到齐风雅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珠冠上的珍珠噼里啪啦掉了几颗在石板上。
“雨师何仙姑,参见判官大人……”她的声音哽咽,带着浓重的鼻音,“求大人明鉴,小神近日降雨失时,实乃情非得已……”
齐风雅凝视着眼前女子那哭得如梨花带雨般的面容,不禁微微皱起眉头,缓声道:“《天庭水政律》第二十七条明文规定:‘雨师需按四季时令、地域旱涝精准施雨,若因私废公,致人间水患旱灾,视情节轻重予以惩处。
’然而,现今江南水乡洪水泛滥成灾,西北荒漠却赤地千里,干旱异常。
你倒是给我讲讲,究竟是怎样的‘情非得已’,竟能让你将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弃之不顾?”
听到齐风雅的质问,何仙姑缓缓抬起头,眼眶中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在打转,似乎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她用略带哭腔的声音说道:“大人啊,您有所不知……小神与河伯本是同门师兄妹,自幼便一同修行,彼此间早已暗生情愫,私定终身。
然而,就在三日前,他却突然毫无征兆地向我提出要断绝情缘,还说……说他已经爱上了东海龙王的小女儿……”
她越说越伤心,他的声音也逐渐哽咽起来,到最后索性用宽大的衣袖掩面,呜呜地哭了起来。
那哭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显得格外凄凉和哀怨。
“小神一时情难自已,每每降雨便想起往日情分,心中犹如刀绞一般,实在是痛苦难耐啊!”他边哭边诉说道,“所以才会在降雨时失了分寸,让这雨水也变得如此哀伤……”
殿内一片死寂,只有他的哭声在空气中弥漫。
几名仙吏站在一旁,面面相觑,他们显然对这出神仙情变颇感兴趣,但又不好在此时插嘴。
然而,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