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雁归万重浪(5)(2/3)
思,迟早要有取舍。
“何家是不会在沦陷区做生意的,”她答,“更不会为日本人运送货物。
若天津北平沦陷,何家航运在北方的航路将会彻底关闭。
”
九爷微微颔首,大拇指上的玉扳指轻敲着扶手:“二哥在,也会如此决断。
”
“但在长城未破前,航运一直在。
”她道。
何知卿大病未愈,元气大伤,说到这里已没大力气。
天津办事处被查封当日,何知卿已请昔日老友运送天津寓所地下室内的航运资料入京,堆满了西院儿的书房。
何未绕过堆得半人高的红木箱子,于卧榻上坐下,望着箱子山后多宝格隔断墙的一角,上头原样原位,摆着那座自幼买来的自鸣钟。
不知怎地,浮现出谢骛清送来几盆海棠和一句“以命相酬”那夜,两人握着电话你来我往的打哑谜。
“谢骛清,”她和那座自鸣钟两两相望,停了好一会儿,轻声又道,“清哥。
”
她偏过头,盯着老式的电话机……想象谢骛清的样子。
他于百花深处的卧房内,挂上佩刀和军装,背对着珠帘的样子。
那是她清俊的少将军。
***
月色中,谢骛清头戴毡帽,一副本地工人打扮,带着两个同样装扮的警卫员,跟随火车站的人流,进了码头。
上海南外滩十六铺码头,被南京通缉的谢少将军,顺利登上一艘何家客轮。
三等船舱的房间,仅有一张可拉开的双人沙发床。
白炽灯泡上蒙着灰尘,沾染黄渍。
“后半夜有客人,”谢骛清低声道,“你们准备一下。
”
两个警卫员给枪上了膛。
“不用,一个老朋友。
”他道。
客轮驶出港口后,警卫员照谢骛清的意思,离开房间。
走道外,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各自房门口,操持着全国各地口音,畅想着前往香港后的生活。
两个警卫员以家乡话融入旅客当中,探看走廊旁的情形。
十点整,船舱走廊的灯突然灭了,聊性正起的旅客们抱怨着,有的回了房间,更多上了甲板。
人渐少了,直到无人再聚此处。
一位穿着南京政府军装,军衔骇人的中年将军走下扶梯。
他推开走廊尽头的那间房门。
因走廊被有意断了电,房间里亦无灯光。
月光透过长条形窗玻璃,给了这里一丝属于人间的光。
谢骛清坐在凳子上,指尚未拉开的沙发床:“腿伤复发,站不久。
抱歉,先坐了。
”
孙维先借月色,看着“落魄”的谢骛清。
昔日北上,谢骛清身着蓝色呢子大衣,外套上别着高级别领章,颀长的身影无论是出现在码头、天津利顺德,还是六国饭店和北京饭店,甚至在正阳门火车站,都是令人不敢直视的谢少将军。
而今夜,在面前的男人,身着对襟中式上衣和灰布裤子,一双旧布鞋踩在脚下。
衣服破旧为乔装,但他的手再无夹着香烟的潇洒,而有着久经风霜的粗糙。
两位老同学对视着。
“看你这样子,真想不到是个曾被称作‘误卿’的男人,”孙维先替他感慨,于沙发上落座,“只要你改变主意,随时可以去南京政府任职。
”
谢骛清笑了笑。
“你这个人,拿定主意就难改,我清楚,”孙维先道,“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前几次围剿,你们虽然逃过去了,之后就没那么容易了。
兵一次比一次多,那些军阀也和南京达成协议,一同配合围剿,你们迟早要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