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一号”的龙骨如同巨兽的脊梁,静静横亘在“星核船坞”的中央建造平台上。
长达五十米的流线型舰体轮廓已然清晰,导灵合金锻造的外壳在“灵能辉光板”的照耀下,反射着冷冽而充满力量感的金属光泽。
林风悬浮在舰体上方,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掠过每一个焊接点,每一条蚀刻的灵路。
他的指尖流淌着淡金色的谐振灵力,时而轻点,调整着某个符文的能量输出阈值;时而虚划,补全一段因材料应力而微有偏差的能量通道。
整个船坞内,数百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在“灵构平台”上忙碌着,如同工蚁般高效而有序。
大型“灵能熔焊器”喷吐着幽蓝色的火焰,将一块块弧形合金板材严丝合缝地拼接上舰体;“符文刻录臂”以超越人类极限的稳定和精准,在关键结构上描绘着增强强度、抵抗深压、隐匿行踪的复合符文组;小型“工程灵傀”如同灵活的金属蜘蛛,穿梭于复杂的管线之间,进行着内部的线路铺设和设备安装。
一种肃穆而激昂的氛围弥漫在船坞之中。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正在参与的,是一项开创历史的壮举。
“舰体结构强度检测通过,深压符文组负载测试达标。
”
“主能源回路接通,‘虚空共鸣’微型化引擎核心启动自检……”
“探测阵列基座安装完毕,灵能波雷达阵面开始校准……”
“武器模块预留接口激活,能量传导效率99.7%……”
“织女星”的合成音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各项进度。
这艘凝聚了云岚城当前最高技术结晶的深潜舰,已初具雏形,即将迎来它的首次下水。
林风的目光落在舰首下方,那两个如同巨眼般的半球形结构上——那是“多维灵能感应阵列”的主接收器。
它们不仅集成了传统的声波、灵波探测功能,更融入了林风基于“星灵符文”和量子理论开发的“真空涨落探测”与“维度褶皱扫描”技术,理论上能够捕捉到常规手段无法察觉的微观时空涟漪和能量痕迹,是“探索者一号”在漆黑深海中真正的“眼睛”。
“报告!‘深渊回响’探测阵列初次联调测试准备就绪!”一名负责探测系统的工程师通过灵讯器汇报,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林风微微颔首:“开始。
”
命令下达,船坞内专用的能源线路瞬间过载,磅礴的灵能涌入舰首的阵列基座。
那两个半球形结构内部,无数微小的“星灵符文”逐一亮起,散发出幽深的、仿佛能吞噬光线的微光。
阵列并未向外发射任何波动,而是进入了一种极其敏感的“聆听”状态。
它开始捕捉、分析来自周围空间,尤其是下方更深湖底传来的、一切细微的能量回响与时空扰动。
全息投影上,原本代表船坞内部环境的清晰图像瞬间被一片混沌的数据流取代,随后,一个模糊的、不断动态变化的湖底三维模型开始缓缓构建。
模型显示出了已知的湖底地形,银色沉积区,以及星核所在的球形空间。
但随着探测的深入,模型开始向更深处,向陨星湖撞击坑的边缘及下方延伸!
突然,投影上代表湖床基底的一片区域,猛地亮起了数个极其微弱、却带着异常规律的脉冲光点!
“检测到非自然规律性灵波回响!源深度:湖床基底下方约三千米!能量特征……与‘虚空星核’存在17.3%相似性!”
“发现异常空间褶皱!坐标……存在高强度能量屏障残留迹象!”
“织女星”的提示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
船坞内一片哗然!
湖底之下,还有东西?!而且能量特征与星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