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方舟与云岚城的盟约,如同在死寂的宇宙深潭中投入了一颗充满生机的石子,涟漪虽微,却预示着不可阻挡的变革。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开拓者号”在“启明”工程师的协助下,利用方舟储备的部分稀有材料和先进技术,进行了远超预期的紧急维修与系统升级。
舰体上那些触目惊心的裂痕被一种具有自我修复特性的“记忆性灵金”填补,能量回路也依据“溯光者”的优化方案进行了重构,整体性能甚至比受损前更胜一筹。
而林风,则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泡在了【时光回廊】之中。
他如同一个干涸的海绵,疯狂汲取着“溯光者”文明留下的知识宝藏。
那些关于量子观测、超弦振动、真空衰变的艰深理论,与他的GUT模型、星灵符文、秩序之尘理念相互碰撞、印证、融合,在他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条更加清晰、也更加激进的科技进化路线。
他初步掌握了【存在锚定术】的微观应用,能够更加精准地稳定自身及周围事物的“存在概率”,这使得他对抗概率性攻击(如某些诅咒、命运干涉类神通)的能力大大增强。
他对【法则之弦拨动法】有了入门级的理解,虽然还无法大规模修改法则,但已经能够微调局部区域的物理常数,比如暂时提升某个区域的能量传导效率,或者降低某种元素的反応活性,这在实战和科研中都具有颠覆性意义。
而对【寂灭之源猜想】的深入研究,则让他对“噬星族”的混沌灵能、寂灭星宫的“寂灭”道韵,乃至高维“观测者”的干涉方式,都有了更本质的认识。
他隐约感觉到,这些看似不同的力量表现形式,在宇宙的底层,或许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令人不安的“源头的源头”。
与此同时,星衍议长也履行承诺,将“启明”方舟保存的、关于“诸星殿”和“低维飞升协议”的更多碎片信息,与林风共享。
“诸星殿并非一个严密的组织,更像是一个由意识到‘大寂灭’威胁的顶尖文明组成的隐秘交流网络。
”星衍议长调出一幅由光点构成的星图,上面标记着数个极其遥远、能量反应迥异的坐标,“他们通过一种名为‘星语’的跨维度通讯方式联系,定期交换关于‘大寂灭’蔓延趋势、幸存文明状况以及……对抗可能性的信息。
这枚接引令,便是在特定星域感应并联系‘星语’网络的钥匙。
”
他指向那枚从寂灭星宫得到的星河令牌:“寂灭星宫拥有此令,说明他们至少是知晓‘诸星殿’存在的,甚至可能曾经是其中的一员,只是后来道路偏斜,走向了掠夺与毁灭。
”
关于“低维飞升协议”,信息则更加残缺。
星衍议长只能确认,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飞升上界”,而是一种试图让整个文明“降维”或者“升维”,以跳出当前宇宙物理规则束缚、躲避“大寂灭”的终极逃生方案。
但其理论极其危险,实施条件也苛刻到近乎不可能,在“溯光者”母族内部也被列为最高禁忌。
“或许,‘观测者’的存在,也与这种维度的跨越有关。
”林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它们可能来自更高维度,其‘观测’行为本身,就可能对我们这个维度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加速‘大寂灭’的进程。
”
这个猜想让星衍议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脸色变得更加凝重。
时间在紧张的修复与学习中流逝。
当“开拓者号”基本恢复战斗力,并且加载了部分“溯光者”新技术后,林风决定启程返回云岚城。
K-774星域并非久留之地,谁也无法保证是否还有更多的噬星族舰队,或者其他未知的威胁正在靠近。
“启明”方舟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