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开采,确保石条大小合适,便于后续搭建地基。
”
首领立刻去安排此事,不多时,部落中便响起了马小云的计划安排。
一群年轻力壮的族人主动站了出来,他们从首领手中接过锤子和钢钎,眼神中满是坚定与热情。
在首领的带领下,这支开采队伍向着部落附近的石山进发。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迅速选好位置,开始动手开采。
一人挥动锤子,精准地砸向钢钎,当当当的敲击声在山间回荡。
每一次敲击,都溅起一阵石屑,伴随着族人的齐声呼喊,石条渐渐成型。
时间不充裕让他分身乏术,只能大部分时间待在建造房子的场地。
他穿梭在部落成员们中间,目光专注地看着他们削木头。
只见族人们手持石刀,努力将木材削得平整光滑,为后续的拼接做准备。
由于采用的是榫卯结构,每一处的尺寸和形状都必须精确无误,容不得半点马虎。
马小云,这个榫头的大小我拿捏不准,你快来看看。
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傅焦急地喊道。
马小云赶忙快步走过去,蹲下身子仔细查看。
他用手比划着尺寸,思考片刻后说道:师傅,这个榫头稍微宽了一点,需要再削掉一些。
记住,榫头与卯眼的配合一定要严丝合缝,这样搭建起来的房子才足够稳固。
建筑师傅听后,立刻按照马小云的指示动手调整。
马小云则在一旁耐心指导,直到榫头达到满意的尺寸。
马小云,这边的横梁要怎么开槽,才能和立柱更好地连接?又一位师傅提出疑问。
马小云迅速赶到另一边,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横梁与立柱连接部位的草图,详细讲解开槽的位置、深度和角度。
这里要开一个梯形的槽,深度大概是横梁直径的三分之一,这样既能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又不会削弱横梁的强度。
师傅们围在一旁,认真聆听,不时点头。
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5天后,一座8×20米的房子终于拔地而起。
这座房子采用了独特的榫卯结构,每一处木材的拼接都严丝合缝,彰显着部落成员们的精湛技艺和辛勤付出。
房子的框架由粗壮的木材搭建而成,坚实稳固,仿佛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墙壁则是用精心编织的细树枝填充,既保证了一定的私密性,又能让空气流通。
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层层叠叠,如同给房子戴上了一顶温暖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