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则演示如何快速更换箭支,弟兄们听得认真,时不时还会提问,棚子里的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砍刀队的训练更注重实战。
王大力和王哈儿不再只让弟兄们劈木桩,而是模拟起了战场场景——让几个弟兄拿着木盾当“敌人”,其他人练习如何绕开盾牌、劈砍敌人的破绽。
有时候还会和长矛队进行对抗演练,砍刀队负责冲锋,长矛队负责防守,两队你来我往,虽然用的都是破刀烂矛,但对抗起来格外激烈,不少弟兄都在演练中摔过跤、擦过伤,却没人喊疼,爬起来继续练。
王九击常说:“现在多摔几次,以后上了战场才不会送命!”弟兄们都把这话记在心里,训练时格外卖力。
长矛队的变化最大。
一开始,那十七个原土匪和新俘虏还带着些散漫劲儿,可在王老三的严格要求和王二叔的监督下,渐渐收敛了性子。
每天的训练从扎木桩开始,王老三要求他们每一次刺杀都要有力,木矛尖必须扎进木桩半寸以上,达不到要求就反复练,直到合格为止。
后来又加了队列训练,十七个人排成三排,迈着整齐的步子前进、后退,手里的木矛始终保持着统一的高度。
现在的长矛队,再也看不到之前的懒散模样,站在那儿笔直挺拔,眼神也比以前坚定了不少,偶尔还能在对抗演练中挡住砍刀队的冲锋,让王九击都忍不住夸了王老三几句。
王九击也没闲着。
每天处理完山寨的事务,就会牵着“不偿命”去后山的小路上骑马。
经过几个月的练习,他的骑术已经很熟练了,不仅能稳稳地骑马快走,还能在马背上弯腰捡起地上的石子。
“不偿命”也越来越通人性,只要王九击轻轻拽一下缰绳,就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偶尔遇到小土坡,还会主动放慢速度,生怕把王九击摔下来。
有时候王九击会骑着马去各个建设场地看看,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听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心里就格外踏实。
山寨里的日子过得安稳又充实,百姓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每天傍晚,训练结束后,大家会聚集在山寨的空地上,有的帮伙房劈柴、挑水,有的带着孩子在旁边玩耍,还有的会拿出家里的针线活,边做边聊天。
伙房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饭菜的香味飘满整个山寨,等到开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种的蔬菜、自己参与建设换来的粮食,心里满是满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加入的百姓早已完全融入了山寨。
之前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每天都会去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遇到有人不会种地,还会主动上前指导;几个年轻的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