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把火,先从衙门烧起(2/3)
道这套现代管理方法对古人冲击力有多大。
他不慌不忙地解释:“大人,所谓绩效考核,便是要打破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人管的局面。
评定可由上官与同僚互评、以及随机询问办事百姓相结合。
初期或许粗糙,但总好过毫无标准。
”
“至于流水线办公,”他顿了顿,尽量用对方能理解的例子,“好比打造一把锄头。
若一人包办所有工序,一天或许只能做一把,且好坏全凭他一人手艺。
但若有人专司打造铁胚,有人专司打磨开刃,有人专司安装木柄,每人只精一道,不仅速度更快,而且因为熟练,品质反而更稳定。
处理公务,亦是同理。
专人专岗,熟能生巧,可极大减少推诿塞责,提升效率。
”
方正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觉得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他当官这么多年,县衙里那些胥吏磨洋工、踢皮球的事情见得多了,可从未想过还能这么解决。
这法子……听起来有点离经叛道,但又莫名地让人觉得,或许真能行?
他心情复杂地放下第一份,又拿起了更厚的那本《清河县公共卫生状况初步调研及排污系统建设构想(草案)》。
这份看起来就更吓人了,里面还有陈小乐凭借记忆画的简易示意图。
“挖……挖沟渠,遍布全城?将各家各户的污物统一引导至城外的化粪……池?”方正的声音都变了调,手指着图纸,微微发抖,“陈先生,这工程何其浩大!耗费人力物力无数啊!而且,这……这秽物之事,自古皆是各家自行处理,如此大动干戈,百姓会如何想?士林清议又会如何看?只怕会骂本官……有伤风化,徒耗民力啊!”
他仿佛已经看到御史台那些言官们唾沫横飞弹劾他的场面了。
陈小乐心里叹了口气,就知道会这样。
他耐着性子,开始了他穿越后第一次正式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大人,”他神色严肃起来,“您可曾统计过,每年春夏之交,县城因腹泻、霍乱等疾病致死之人有多少?您可曾留意,雨后街巷积水横流,混杂污物,太阳一晒,那气味可能致病?所谓大灾之后有大疫,此次虽击退流寇,但若疫病爆发,死人恐怕比刀兵更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指着图纸:“此排污系统,短期看是工程浩大,但长远看,是保命工程!它能极大减少疫病发生,让县城变得干净整洁,百姓身体强健,才能更好地耕作、生产、缴纳赋税。
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至于民力与耗费,”陈小乐话锋一转,抛出了他结合“推演模拟”和现实想出的方案,“我们可以‘以工代赈’!如今县里不少流民和贫苦百姓,正缺一口饭吃。
我们不必动用府库本就紧张的银钱,可以开出粮食作为报酬,招募他们施工。
如此,既完成了工程,又安抚了流民,避免了他们因饥饿而生事,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