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您的ssr猛将徐荣已打包发货,请注意签收!(2/3)
荀攸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如果朝廷非要弄死牛辅这个“首恶”,那李傕郭汜这些“从犯”肯定会兔死狐悲,觉得投降也是死路一条,那就只能豁出去拼个你死我活了。
“如今朝廷的招安诏书已发,已是先手。
接下来,当静观其变,看牛辅等人如何反应。
彼等内部亦非一心,各有算计,我等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善!就依公达之言!”刘协心里踏实了不少。
有谋士就是好,能帮你把纷乱的局势捋清楚。
让荀攸退下后,刘协感觉胃口更好了。
“来人!再给朕添碗饭!那只炖鸡也端过来!”
旁边的小太监手一哆嗦,差点把盛汤的玉碗摔了。
陛下…陛下这饭量,真是见风就长啊!这都第五碗粟米饭了!
【同一时刻,西凉军各营地】
朝廷的招安使者,带着盖有皇帝行玺、信玺的诏书,终于抵达了各支西凉军的大营。
【李傕、郭汜大营】
李傕和郭汜捧着诏书,翻来覆去地看。
“这…这赦令是真的假的?”李傕压低声音问郭汜,“阿多,你认得朝廷的印不?”
“我…我哪认得全…”郭汜挠着头,“不过这丝绸,这墨迹,像是宫里的货…”
“说是赦免咱们,还许以高官厚禄…王允那老匹夫能答应?”李傕还是不信。
“快去请文和先生!”两人异口同声。
贾诩很快被请来,他拿起诏书,仔细看了看玺印,又通读了一遍文字,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二位将军,诏书是真的,印也是真的。
”贾诩缓缓道,“看来,长安城内,并非王允一人说了算。
最新消息传来,陛下…似乎亲政了,而太尉杨彪等老臣与王允发生冲突,主张招抚。
”
自从董卓死后,各个信息不断汇聚,贾诩心中暗叹:现在反?牛辅态度未明,内部人心不齐,徐荣率先向朝廷表达中心,皇甫嵩朱儁被起复,长安城内尚有吕布这员猛将,除非此时反扑,趁其立足未稳,尚有五成胜算。
若是等朝廷整合完毕…那就一丝机会都没有了。
但他贾文和是什么人?首先是为了自保。
怂恿李傕郭汜现在造反,五成胜算太低了,至少八成不至少十成,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更何况,牛辅才是大头,牛辅若投降能活,他贾诩跟着李傕郭汜投降,难道还活不了?何必去冒那奇险?
于是,贾诩话锋一转:“二位将军稍安勿躁,如今诏书已到,态度是朝廷先表露的。
我等的降书已经上表朝廷,不如…暂且观望?”
“观望?”
“正是。
牛辅将军乃董公婿,可谓首恶。
朝廷若连牛辅将军都能容下,那我等这些部将,自然更不在话下。
不妨…看看牛辅将军那边,接到诏书后,是何反应?”
李傕郭汜一对眼:“对啊!牛辅都没事,咱们怕个球!文和先生高见!那就等等看!”
【牛辅大营】
牛辅也收到了诏书。
但他根本没仔细看内容,他的注意力全在另一件事上——他派去长安打探消息的心腹回来了,带来了一个让他心惊肉跳的消息:招降名单上,好像没有董越的名字!
而且,董越那厮,带着兵往他这边靠过来了!
“完了完了!董越要来害我!快!快!再把那个谁!那个算卦的给我找来!快!”
那个倒霉的巫觋(xí)又被提溜了过来,心里把牛辅和董越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牛辅抓着他就问:“快!再算!朝廷的诏书,是真是假?我若投降,是生是死?”
巫觋(xí)心里叫苦不迭,脸上却不敢表露。
他眼珠一转,心想:这煞笔看来是怕朝廷不肯放过他。
我要是再怂恿他造反,万一他真反了,以后朝廷查起来,知道是我算卦唆使的,我还有活路?九族都是轻的!不如…再骗一次。
他立刻装模作样地再次做法,然后一脸“惊喜”地大叫:“将军!大喜!大喜啊!卦象显示,紫气东来,贵不可言!朝廷诏书,乃是真心招安!将军若顺天应人,归顺朝廷,非但无灾无祸,反而能因祸得福,加官进爵,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啊将军!”
牛辅将信将疑:“真的?可…可董越…”
巫觋(xí)心里一横,决定把黑锅全扣董越头上,赶紧把这煞笔稳住:“将军!此卦仍显示您有一劫!此劫便应在西方!董越将军来自西边,其心叵测,恐对将军不利!只要化解此劫,将军前途一片光明!未